[发明专利]用于产生自动扶梯或移动步道的承载结构的3D模型的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80014327.0 | 申请日: | 2018-0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5217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4 |
发明(设计)人: | 克里斯多夫·艾德尔;理查德·舒茨;托马斯·诺瓦塞克;乔治·瓦根莱特纳 | 申请(专利权)人: | 因温特奥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23/00 | 分类号: | B66B23/00;B66B25/0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靖亮 |
地址: | 瑞士赫尔***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产生 自动扶梯 移动 步道 承载 结构 模型 方法 装置 | ||
描述了一种方法和一种装置(41),借助其尤其可以在现代化改装措施的背景下测量自动扶梯(1)或移动步道的承载结构(2)的结构组件(26),而不必由专业人员在现场进行精确测量。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方法步骤:将图像拍摄装置(43)例如3D扫描仪或者TOF相机固定在自动扶梯(1)的输送装置(13)上;移除自动扶梯(1)的至少一个脚踏单元(7),以敞开向位于其下的待测量的结构组件(26)的视觉通路(49);将输送装置(13)与在其上固定的图像拍摄装置(43)一起至少在行进路径(5)的部分区域上绕转移位;通过图像拍摄装置(43)从沿着行进路径(5)的多个位置拍摄待测量的结构组件(26)的图像记录;以及基于所拍摄的图像记录产生至少是承载结构(2)的结构组件(26)的部分区域的3D模型。根据3D模型,专业人员于是可以测量结构组件(26)的尺寸和空间布置,而不必亲自到现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产生自动扶梯或移动步道的承载结构的结构组件的3D模型以及用于测量结构组件的方法和装置,其尤其可以在自动扶梯或移动步道的现代化改装的背景下使用。
背景技术
自动扶梯或移动步道形式的行驶装置主要在建筑物内用于能够在两个指定位置之间输送人员。在有时也称为滚梯的自动扶梯中,两个位置处在不同的层面上,将人员沿着陡峭倾斜的输送路径输送,相反在移动步道的情况下,两个位置处于同一水平或仅略微不同的水平上,将人员在平面上或者沿着仅略微倾斜的输送路径输送。下面,将自动扶梯和移动步道合并为更一般的概念“行驶装置”。
行驶装置通常具有输送装置,所述输送装置具有多个沿绕转的行进路径可移位的脚踏单元。在这种情况下,脚踏单元至少在所谓的输送区域内可从外部接近,使得乘客可以例如从一个进入区域登上输送区域中的一个脚踏单元上,然后可以沿着输送路径被输送并最终在相对的出口区域再离开。输送区域有时也称为输送装置的起步区域,其中绕转的输送装置在起步区域下方的返回区域中返回,在这里当然不能由乘客踏足。在自动扶梯的情况下,脚踏单元通常被称为台阶,在移动步道的情况下通常被称为托盘。脚踏单元通常沿着行进路径彼此先后地布置并且分别固定在至少一个链条或带上,以便以这种方式形成台阶带或托盘带。由台阶带或托盘带形成的输送装置因此可以理解为行驶装置的相对于行驶装置的静止部分可移位的部分。根据标准,行驶装置还具有绕转的扶手,该绕转的扶手沿着侧面为台阶带或托盘带镶边。使用者可以握在其上,因此绕转的扶手也可以是输送装置的一部分。
除了输送装置之外,行驶装置还具有承载结构,借助该承载结构可以将行驶装置固定在建筑物内并通过其将行驶装置的重量转移到建筑物上。在这种情况下,承载结构通常设计为框架。这种框架由多个结构组件组成。这种结构组件可尤其包括横向支柱、纵向支柱、对角支柱、适配器部件等。在这种情况下,框架的设计和布置使得它一方面可以安装到建筑物的承载结构上,另一方面输送装置的组件可以安装在框架中和框架上。因此,行驶装置的由框架形成的承载结构的几何和结构设计应当既考虑容纳的建筑物内的几何和结构边界条件,也考虑行驶装置特别是输送装置的其他组件的相应情况。
在一定的运行时间后,可能需要对自动扶梯或移动步道进行现代化改装。在此可以例如更换行驶装置的磨损组件。替代地或另外地,行驶装置的组件可以由相应的更现代的组件代替,以便例如改善原始行驶装置的容量、舒适性和/或寿命。
作为现有行驶装置现代化改装的替代方案,行驶装置也可以作为整体进行更换。在这种情况下,在工厂中标准化地生产替换的行驶装置而不是对现有行驶装置进行现代化改装可能确实更加成本有效。然而,将替换的行驶装置运输到其使用场所可能会产生额外的耗费和成本。特别地,将替换的行驶装置作为很大的部件引入现有建筑物中可以伴随着相当大的耗费,因为在这种情况下通常必须至少部分地移除建筑物的墙壁和/或其他障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因温特奥股份公司,未经因温特奥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1432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