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船舶弯道航行中流压差角的确定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822125156.9 | 申请日: | 2018-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423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23 |
发明(设计)人: | 高毅;丁天明;淦学甄;艾万政;董洪仓;汪世林;赵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海洋大学 |
主分类号: | B63B49/00 | 分类号: | B63B49/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冯子玲 |
地址: | 316022 浙江省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限位块 工作箱 滑块 船舶 支撑柱 弹簧 本实用新型 操作机构 底部连接 伸缩杆 弯道 压差 底座 船舶技术领域 夹板 安全隐患 底座连接 航迹线 套接 背面 航道 偏离 航线 行驶 安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船舶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船舶弯道航行中流压差角的确定设备,包括操作机构和确定机构,所述操作机构由支撑柱、底座、夹板、伸缩杆、弹簧一、弹簧二、滑块、限位块一、限位块二和工作箱组成,所述工作箱的正面与限位块一的背面连接,所述限位块一的内侧与滑块的外表面连接,所述弹簧二套接在滑块的外表面,所述滑块的外表面与限位块二的外表面连接,所述工作箱的内侧底部与支撑柱的底部连接,所述支撑柱的顶部与底座的底部连接,所述工作箱的内侧的顶部与伸缩杆的底座连接。本实用新型解决了无法使船舶的航迹线始终保持在航道轴线附近,导致船舶容易偏离安全航线,使船舶在行驶的过程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船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船舶弯道航行中流压差角的确定设备。
背景技术
弯曲河道与顺直河道相比,河槽水势复杂。由于受到惯性离心力的作用,弯道除了有纵向流速以外,还存在面流流向凹岸,底流流向凸岸的横向环流。由于受到环流的影响,船舶很容易偏离计划航线而触岸,产生危险,因此有必要研究船舶在弯道内的安全,众所周知,弯道环流随着水深的增加,环流的流向和流速都在变化,因此,对于吃水不同的船舶而言,弯道环流对其操纵性的影响是大不一样的。国内也文献结合弯道环流研究过船舶顶流过弯、顺流过弯是靠近凸岸还是凹岸航行比较安全,虽然这一研究成果对船舶航行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究竟保持船岸距离多少比较合适,文献没有交代。事实上,在弯道内,只要始终保持船舶的航迹线在航道轴线附近,就能确保船舶不会偏离安全航线太远。而确保船舶航迹线始终在航道轴线附近的关键是选择合理的流压差角,并在操纵船舶过程中应保持一定的流压差角,以便让船舶始终航行在计划航线上,所谓流压差角,指的是在无风影响下,船舶船首尾向与航迹向之间的夹角,即船舶在弯道,只要流压差角选择恰当,船舶安全保障性就大为提高。然而关于船舶弯道航行流压差角研究,国内涉足较少,因此有必要围绕船舶通航安全去研究船舶弯道航行流压差角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船舶弯道航行中流压差角的确定设备,达到使得船舶的航迹线始终保持在航道轴线附近,以确保船舶不会偏离安全航线太远,即让船舶始终航行在计划航线上,进而提高了船舶安全保障性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船舶弯道航行中流压差角的确定设备,包括操作机构和确定机构,所述操作机构由支撑柱、底座、夹板、伸缩杆、弹簧一、弹簧二、滑块、限位块一、限位块二和工作箱组成,所述工作箱的正面与限位块一的背面连接,所述限位块一的内侧与滑块的外表面连接,所述弹簧二套接在滑块的外表面,所述滑块的外表面与限位块二的外表面连接,所述工作箱的内侧底部与支撑柱的底部连接,所述支撑柱的顶部与底座的底部连接,所述工作箱的内侧的顶部与伸缩杆的底座连接,所述弹簧一套接在伸缩杆的外表面,所述伸缩杆的底部与夹板的顶部连接。
所述确定机构由操控面板、显示装置、气囊、压力传感器、弯道参数检测器、支撑板和船舶参数检测器组成,所述显示装置的输出端与操作面板的接收端信号连接,所述操作面板的输出端与压力传感器的接收端信号连接,所述操作面板的输出端与弯道参数检测器的接收端信号连接,所述操作面板的输出端与船舶参数检测器的接收端信号连接,所述弯道参数检测器的底部与船舶参数检测器的底部均与支撑板的顶部连接,所述操作面板的输出端与气囊的接收端信号连接。
优选的,所述气囊的输出端连接有气泵,气泵的输出端与操作面板的接收端连接。
优选的,所述工作箱的底部连接有支撑腿,支撑腿的底部连接有支撑垫。
优选的,所述支撑垫的内侧连接有螺纹手轮,螺纹手轮的外表面连接有船仓,工作箱与气泵均位于船仓的内侧。
优选的,所述船仓的底部连接有船舶,船舶的顶部四周连接有护栏。
优选的,所述船舶的两侧与两侧的气囊相对的面连接,船舶的两侧的底部与压力传感器的顶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海洋大学,未经浙江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12515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组合式船用配重块结构
- 下一篇:一种用于落水或游泳的智能救生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