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光耦合器件及电子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822077947.9 | 申请日: | 2018-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327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9 |
发明(设计)人: | 张明智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嘉腾机器人自动化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5/00 | 分类号: | H01L2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赵志远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引脚 光耦合器件 光敏组件 输出 电子设备 发光组件 感应交流信号 高密度电路板 交流输入信号 输入输出特性 直流输入信号 本实用新型 感应信号 感应直流 外围器件 应用提供 减小 发光 便利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光耦合器件及电子设备,所述光耦合器件包括内部发光组件及内部光敏组件,所述内部发光组件用于当接入输入信号时发光,所述内部光敏组件用于当接入输入信号时从所述第三引脚及第四引脚输出感应信号。内部光敏组件用于当接入交流输入信号时从第三引脚及第四引脚输出感应交流信号,内部光敏组件还用于当第一引脚及第二引脚接入直流输入信号时从第三引脚及第四引脚输出感应直流信号。光耦合器件支持AC/DC输入,支持AC/DC输出,满足输入输出特性的同时,缩减了外围器件数量,减小了器件体积,为高密度电路板应用提供便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耦器件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光耦合器件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机器人、电子技术等的发展,电路中对需要处理的输入信号和需要处理的输出信号的要求越来越多,同时对器件体积的要求却越来越小。常见的光耦合器件,如已有的光耦器件,最多做到了AC/DC输入-单DC输出的单信号传输;再如已有的PHOTOMOS器件,最多做到了单DC输入-AC/DC输出的信号/功率传输。在要求如AC输入-AC输出的功率传输时,不得不采用多种分立器件组合的方法实现,极大增加了器件的数量和PCB的面积,在如机器人应用等要求小型化,高密度场合不适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耦合器件及电子设备,以改善现有的光耦合器件的输入输出特性不符合要求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光耦合器件,所述光耦合器件包括第一引脚、第二引脚、第三引脚及第四引脚,所述光耦合器件包括内部发光组件及内部光敏组件,所述第一引脚及所述第二引脚与所述内部发光组件电连接,所述第三引脚及所述第四引脚与所述内部光敏组件电连接,所述第一引脚及第二引脚用于接入输入信号,所述输入信号为直流信号或交流信号,所述内部发光组件用于当所述第一引脚及第二引脚接入输入信号时发光,所述内部光敏组件用于当所述第一引脚及第二引脚接入交流输入信号时从所述第三引脚及第四引脚输出感应交流信号,所述内部光敏组件还用于当所述第一引脚及第二引脚接入直流输入信号时从所述第三引脚及第四引脚输出感应直流信号。进一步地,所述内部发光组件包括第一发光二极管及第二发光二极管,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与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反向并联。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第一引脚连接,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第二引脚连接,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第二引脚连接,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第一引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内部光敏组件包括第一内部光敏mosfet及第二内部光敏mosfet,第一内部光敏mosfet及第二内部光敏mosfet反向并联。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内部光敏mosfet的G极与第二内部光敏mosfet的G极连接,所述第一内部光敏mosfet的D极与第二内部光敏mosfet的D极连接,所述第一内部光敏mosfet的S极与所述第三引脚连接,所述第二内部光敏mosfet的S极与所述第四引脚连接。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所述光耦合器件,所述光耦合器件包括第一引脚、第二引脚、第三引脚及第四引脚,所述光耦合器件包括内部发光组件及内部光敏组件,所述第一引脚及所述第二引脚与所述内部发光组件电连接,所述第三引脚及所述第四引脚与所述内部光敏组件电连接,所述第一引脚及第二引脚用于接入输入信号,所述输入信号为直流信号或交流信号,所述内部发光组件用于当所述第一引脚及第二引脚接入输入信号时发光,所述内部光敏组件用于当所述第一引脚及第二引脚接入交流输入信号时从所述第三引脚及第四引脚输出感应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嘉腾机器人自动化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嘉腾机器人自动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07794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