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减震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2061291.1 | 申请日: | 2018-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144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0 |
发明(设计)人: | 潘之杰;肖杨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云乐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13/00 | 分类号: | F16F13/00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知桥律师事务所 33256 | 代理人: | 王梨华;陈丽霞 |
地址: | 242000 安徽省宣城市宣***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橡胶柱 减震弹簧 空心部 实体部 底板 本实用新型 减震效果 减震装置 柱状通孔 受力 减震技术 气囊作用 同心设置 吸气 弹力圈 轻量化 下端面 预压力 载重力 承重 预压 载重 汽车 挤压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减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减震装置,包括减震弹簧(1),还包括橡胶柱(2),橡胶柱(2)包括实体部(21)和设在实体部(21)中部的空心部(22),空心部(22)与橡胶柱(2)同心设置,减震弹簧(1)配合设在空心部(22)内,实体部(21)上设有至少两个柱状通孔(23),还包括设在橡胶柱(2)下端的底板(3),底板(3)与橡胶柱(2)的下端面连接。本实用新型预压或载重时间减震弹簧先承重预压力或载重力,减震弹簧负荷时,弹力圈和橡胶柱相互挤压受力,柱状通孔会受力吸气形成气囊作用从而更好的起到减震效果,本技术能提升减震效果,降低成本且有利于实现汽车的轻量化。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减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减震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产业的发展,降低成本和轻量化的问题越来越重视,汽车减震结构也在不断改进,现有的汽车,尤其是电动汽车大多采用的都是传统的减震系统,未能有效的降低成本和减轻重量。
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CN207848296U)公开了一种汽车减震器,其连接于车轮与车架之间,所述汽车减震器包括:缸体,其上端与所述车架连接;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所述第一活塞和所述第二活塞均设置于所述缸体中,且所述第二活塞位于所述第一活塞的上方;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所述第一弹簧设置于所述第一活塞与所述第二活塞之间,所述第二弹簧设置于所述第二活塞与所述缸体的顶部之间;活塞杆,其自所述缸体的下端伸入所述缸体中并与所述第一活塞连接,所述活塞杆的下端与所述车轮连接;其中:所述第一弹簧的弹性系数小于所述第二弹簧的弹性系数。增加了原减震器的部件,增加了生产成本且加重了装置的重量,且在部件损坏时,需要相应适配的零件进行顶替,增加了维修的成本。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重量大、生产成本高的缺点,提供了一种重量小、生产成本低的减震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一种减震装置,包括减震弹簧,还包括橡胶柱,橡胶柱包括实体部和设在实体部中部的空心部,空心部与橡胶柱同心设置,减震弹簧配合设在空心部内,实体部上设有至少两个柱状通孔,还包括设在橡胶柱下端的底板,底板与橡胶柱的下端面连接。预压或载重时减震弹簧先承重预压力或载重力,减震弹簧负荷时,橡胶柱受到挤压受力,分担减震弹簧的负荷,减震弹簧负荷时,由于减震弹簧设在空心部内,对减震弹簧起到固定作用,保证减震弹簧在竖直方向上运动,防止减震弹簧受到横向力对减震弹簧造成损伤,从而降低减震弹簧的使用寿命,柱状通孔会受力吸气形成气囊作用从而更好的起到减震效果。
作为优选,柱状通孔的数量为十二个,柱状通孔的圆柱直径小于空心部的圆柱直径,柱状通孔设在实体部的中部且环形均布设置在实体部上。柱状通孔均布设置,保证实体部均匀分担减震弹簧的负荷,实体部受到的负荷与减震弹簧受到的负荷在同一方向即竖直方向上,在减震弹簧受到负荷时,减震弹簧与橡胶柱同步压缩,使橡胶柱更好的起到减震的效果,同时延长橡胶柱使用寿命。
作为优选,还包括弹力圈,弹力圈的圆柱直径大于空心部的圆柱直径,弹力圈的横截面的圆柱直径大于柱状通孔的圆柱直径,弹力圈与空心部同心设置,弹力圈设在橡胶柱的上方且与弹力圈固定连接,减震弹簧穿设于空心部和弹力圈内。弹力圈横截面的圆柱直径大于柱状通孔的圆柱直径,在减震弹簧受到负荷时,弹力圈和橡胶柱相互挤压受力,当负荷到一定程度时,弹力圈完全覆盖柱状通孔上,柱状通孔完全封闭,在十二个个柱状通孔会受力吸气形成气囊作用从而更好的起到减震效果。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具有显著的技术效果:预压或载重时间减震弹簧先承重预压力或载重力,减震弹簧负荷时,弹力圈和橡胶柱相互挤压受力,柱状通孔会受力吸气形成气囊作用从而更好的起到减震效果,本技术能提升减震效果,降低成本且有利于实现汽车的轻量化。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云乐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未经安徽云乐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06129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侧向力缓冲作用的空气弹簧减震器总成
- 下一篇:一种用于锻锤的隔振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