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充电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821919272.1 | 申请日: | 2018-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513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2 |
发明(设计)人: | 郭占栋;栾永明;于士友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海汇德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53/14 | 分类号: | B60L53/14;B60L53/35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李海建 |
地址: | 26610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轨 竖直升降机构 充电操作 充电设备 移动小车 充电接口装置 充电车辆 电动车辆 滑动 电动车辆充电 水平驱动机构 水平位置偏差 受电设备 竖直升降 竖直位置 水平设置 底端 停放 充电 驱动 移动 申请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充电设备,用于对电动车辆进行充电,包括:水平设置的导轨;设置在导轨上,并能够在导轨上滑动的移动小车;驱动移动小车在导轨上滑动的水平驱动机构;竖直升降机构,竖直升降机构与移动小车连接;与竖直升降机构的底端连接,并能够与电动车辆的受电设备接触,以给电动车辆充电的充电接口装置。上述结构中,能够使得充电接口装置既能够水平移动又能够竖直升降,所以停放的充电车辆与充电设备之间即使存在水平位置偏差和竖直位置偏差,也不影响充电操作的正常进行,避免了对充电车辆的反复移动,令充电操作可以更加简单、方便的实现,降低了充电操作的难度,使得用户具有了更好的使用体验。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充电设备。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新能源的发展,国网供电公司不断推动电动汽车配套设施建设,使得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趋势越发强劲,尤其是电动大巴车的发展,不少城市已完成公交车的全部电动化。目前电动大巴车(后续简称为电动车辆)采用充电设备进行充电,即在电动车辆的车顶上设置有受电设备,充电地点设置有悬置于高处的充电设备,当电动车辆行驶至充电地点时,停放在充电设备的下方,从而使得充电设备下降后能够与受电设备接触,进而实现对电动车辆的充电。
但是,此种充电方式,由于充电设备的电极板与受电设备的电极板搭接时有较高的相对位置要求,所以对电动车辆的停放位置有较高的要求,有时需要反复移动电动车辆,给充电操作带来了难度,用户体验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充电设备,其能够使充电操作更加简单、方便的实现,降低了充电操作的难度,令用户具有更好的使用体验。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充电设备,用于对电动车辆进行充电,包括:
水平设置的导轨;
设置在所述导轨上,并能够在所述导轨上滑动的移动小车;
驱动所述移动小车在所述导轨上滑动的水平驱动机构;
竖直升降机构,所述竖直升降机构与所述移动小车连接;
与所述竖直升降机构的底端连接,并能够与所述电动车辆的受电设备接触,以给所述电动车辆充电的充电接口装置。
优选的,上述充电设备中,还包括:
设置在所述充电接口装置上,用于检测所述受电设备位置的定位部件;
与所述定位部件通讯连接,并控制所述水平驱动机构和所述竖直升降机构工作的控制器。
优选的,上述充电设备中,所述充电接口装置包括:
与所述竖直升降机构连接的矩形连接架;
设置在所述矩形连接架上的正极板、负极板、接地极板和信号导引检测极板,所述正极板、所述负极板、所述接地极板和所述信号导引检测极板分别设置在所述矩形连接架的两个平行边上,并且所述正极板和所述负极板呈对角设置,所述接地极板和所述信号导引检测极板呈对角设置。
优选的,上述充电设备中,所述正极板和所述接地极板通过第一支撑梁与所述矩形连接架连接,所述负极板和所述信号引导检测极板通过第二支撑梁与所述矩形连接架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梁和所述第二支撑梁位于所述矩形连接架的底部并与所述矩形连接架的两个平行边平行且对正设置,而且所述第一支撑梁、所述第二支撑梁与所述矩形连接架之间设置有缓冲装置和压力传感装置。
优选的,上述充电设备中,所述缓冲装置包括:
与所述矩形连接架连接的第一上弹簧支座;
与所述第一支撑梁或所述第二支撑梁连接的第一下弹簧支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海汇德电气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海汇德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91927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动汽车充电器
- 下一篇:一种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插座的插拔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