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浅海水下电动机械手有效
申请号: | 201821797114.3 | 申请日: | 2018-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415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7 |
发明(设计)人: | 俞宙;毛凯;汪逸凡;孙英顺;林鹏;梅鲁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鳌海海洋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C11/52 | 分类号: | B63C11/52 |
代理公司: | 绍兴普华联合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74 | 代理人: | 韩云涵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上端 推杆 推杆连接件 后舱盖 浅海 前舱 水下电动机械手 穿线螺栓 轴承螺栓 螺钉 下端 密封圈 耐腐蚀材料 便于安装 电动机械 可靠故障 内部设置 维护方便 线缆设置 整体形状 抓取机构 滑动槽 机械爪 内表面 大爪 线缆 小爪 柱状 爪座 贯穿 制作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浅海水下电动机械手,包括线缆、前舱体和第一轴承螺栓,所述线缆设置在穿线螺栓的内侧,且穿线螺栓的上端设置有后舱盖,并且后舱盖的内侧下端贯穿设置有第一螺钉,所述前舱体设置在后舱盖上端,且前舱体的上端设置有爪座,所述推杆的上端设置有推杆连接件,且推杆连接件的上端设置有第二轴承螺栓,所述推杆连接件和推杆的内部设置有第三螺钉,所述推杆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一密封圈,所述小爪和大爪的下端内表面均开设有滑动槽。该浅海水下电动机械手,整体形状为柱状,便于安装,且采用耐腐蚀材料制作,能够适应恶劣的海下环境,并且该机械爪的抓取机构简单,使用可靠故障率低,维护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下电动机械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浅海水下电动机械手。
背景技术
机械手是工业和科研广泛使用的机械设备,现有的机械手发展较为成熟。近年来,探索海洋的趋势愈演愈烈,适用于水下使用的机械手很稀少。陆上的机械手主要通过伺服电机带动关节的运动,以及舵机带动爪手来实现抓取物品的能力,缺乏在水下使用的密封保障。而现有的水下机械手中,机械手的体积较为庞大,不易安装,而且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浅海水下电动机械手,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体积较为庞大,不易安装,而且成本较高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浅海水下电动机械手,包括线缆、前舱体和第一轴承螺栓,所述线缆设置在穿线螺栓的内侧,且穿线螺栓的上端设置有后舱盖,并且后舱盖的内侧下端贯穿设置有第一螺钉,所述前舱体设置在后舱盖上端,且前舱体的上端设置有爪座,并且爪座的内侧贯穿设置有第二螺钉,所述第一轴承螺栓设置在爪座的上端,所述爪座的上端左侧设置有小爪,且爪座的上端右侧设置有大爪,所述爪座的上端内侧设置有推杆,且推杆的上端设置有推杆连接件,并且推杆连接件的上端设置有第二轴承螺栓,所述推杆连接件和推杆的内部设置有第三螺钉,且推杆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一密封圈,所述大爪的内表面设置有夹齿,所述小爪和大爪的下端内表面均开设有滑动槽,所述前舱体的下方设置有第二密封圈,且第二密封圈的下端设置有后舱体,所述后舱体的内部设置有内槽,且内槽的下端设置有连接块,所述后舱体的下端内部设置有第三密封圈,且第三密封圈的下端设置有灌封胶,所述后舱体上端设置有法兰盘,且法兰盘与第三螺钉相连接,所述销轴的上端设置有丝杆,且丝杆与推杆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后舱盖与穿线螺栓为螺纹连接,且后舱盖通过第三密封圈与穿线螺栓构成密封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螺钉在爪座内表面对称设置有4个,且第二螺钉的外表面与第一密封圈的外表面相吻合。
优选的,所述小爪和大爪与爪座为螺纹连接,且小爪和大爪通过第一轴承螺栓与爪座构成转动结构。
优选的,所述小爪和大爪内表面贯穿连接有第二轴承螺栓,且小爪和大爪通过第二轴承螺栓构成滑动结构。
优选的,所述推杆连接件通过第三螺钉与推杆构成一体化结构。
优选的,所述后舱体的内部由销轴、联轴器、紧定螺钉、垫圈、电机轴和电机组成,且销轴的内侧设置有联轴器,并且联轴器通过垫圈与电机和电机轴嵌套连接,同时联轴器的中端设置有紧定螺钉。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浅海水下电动机械手,
1.设置有圆柱状的前舱体,该装置的前端密封将精密封和动密封合二为一,极大地减少了机构的复杂度,而机械传动部分采用更加可靠的销轴连接和紧定螺钉固定,提高了可靠性,且整体形状为柱状,整体装置的体积较小,让使用者的操作与拆装更加的简便;
2.该装置的前端机械爪采用工程塑料制成,具有耐腐蚀低成本容易加工的优点,该设置让此水下电动机械手能够有效的适应恶劣的海下环境,保障了该装置的工作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鳌海海洋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杭州鳌海海洋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79711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救生衣包装
- 下一篇:一种多用途水下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