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前排中部气囊气袋有效
申请号: | 201821775595.8 | 申请日: | 2018-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472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7 |
发明(设计)人: | 张俊;王明家;刘东旭;苏俊男;梁韫;高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锦州锦恒汽车安全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21/207 | 分类号: | B60R21/207;B60R21/231 |
代理公司: | 锦州辽西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21225 | 代理人: | 李辉 |
地址: | 121000 辽宁省锦州市***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袋本体 前排 充气展开 气囊气袋 左右两侧 缓冲部 穿孔 拉带 下端 腹部 进气口 汽车 驾驶员座垫 座椅头枕杆 侧面碰撞 二次伤害 上宽下窄 中央通道 安装面 扁平状 侧连接 斜拉带 上端 颈部 盆骨 左端 胸部 覆盖 | ||
汽车前排中部气囊气袋,包括气袋本体,气袋本体充气展开后呈扁平状且上宽下窄,气袋本体的下端为与驾驶员座垫靠近中央通道侧连接的安装面并设有进气口,在气袋本体上部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凸出于气袋本体的头部缓冲部,在气袋本体下部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凸出于气袋本体的腹部缓冲部,在气袋本体中部设有穿孔,穿孔内穿有纵向拉带,纵向拉带左端固定在气袋本体左侧上端、右端固定在气袋本体右侧下端,在气袋本体后端上部设置与座椅头枕杆连接的斜拉带。在汽车发生侧面碰撞时,其充气展开后及时介入驾驶员与前排乘员之间,对驾驶员和前排乘员的头部、颈部、胸部、腹部及盆骨等部位全部覆盖,避免驾驶员和前排乘员因相互直接碰撞造成二次伤害现象发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安全气囊,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前排中部气囊气袋。
背景技术
在汽车发生侧面碰撞时,为了降低驾驶员和前排乘员之间相互碰撞造成的二次伤害,市场上出现了安装于汽车驾驶员座椅靠近中央通道侧的汽车前排中部气囊。
现有的汽车前排中部气囊气袋安装在驾驶员椅背靠近中央通道侧上端,其充气向前展开后面积小,只覆盖到驾驶员河前排乘员的头部和颈部,对驾驶员和前排乘员的肩部、胸部、腹部、骨盆等部位无法提供保护,汽车发生侧面碰撞时,驾驶员和前排乘员之间的肩部、胸部、腹部、骨盆等部位因相互直接碰撞造成二次伤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汽车前排中部气囊气袋,在汽车发生侧面碰撞时,其充气展开后及时介入驾驶员与前排乘员之间,对驾驶员和前排乘员的头部、颈部、胸部、腹部及盆骨等部位全部覆盖,避免驾驶员和前排乘员因相互直接碰撞造成二次伤害现象发生。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汽车前排中部气囊气袋,包括气袋本体,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气袋本体充气展开后呈扁平状且上宽下窄,所述气袋本体的下端为与驾驶员座垫靠近中央通道侧连接的安装面并设有进气口,在气袋本体上部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凸出于气袋本体的头部缓冲部,在气袋本体下部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凸出于气袋本体的腹部缓冲部,在气袋本体中部设有穿孔,穿孔内穿有纵向拉带,纵向拉带左端固定在气袋本体左侧上端,纵向拉带右端固定在气袋本体右侧下端,在气袋本体后端上部设置与座椅头枕杆连接的斜拉带。
进一步优选,所述头部缓冲部为二个前后对扣布置的弧形,汽车发生侧面碰撞时,提高头部侧面包裹性,减小头部冲击。
进一步优选,所述腹部缓冲部为二个前后对扣布置的弧形,汽车发生侧面碰撞时,提高腹部侧面包裹性,减小腹部冲击。
进一步优选,在气袋本体后端位于斜拉带下方设有向内凹陷的弧形缺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由于气袋本体安装于驾驶员座垫靠近中央通道侧,汽车发生侧面碰撞时,充气向上展开及时介入将驾驶员和前排乘员之间,对驾驶员和前排乘员的头部、颈部、胸部、腹部及盆骨等部位全部覆盖,避免驾驶员和前排乘员因相互直接碰撞造成二次伤害现象发生。
2、由于在气袋本体上部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凸出于气袋本体的头部缓冲部,在气袋本体下部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凸出于气袋本体的腹部缓冲部,增加了气袋本体对应驾驶员和前排乘员部位的充气厚度,大大减缓驾驶员及前排乘员的头部和腹部的碰撞缓冲效果,对驾驶员和前排乘员的头部和腹部重点部位实施重点保护。
3、由于经气袋本体中部穿孔穿过的纵向拉带左端固定在气袋本体左侧上端,右端固定在气袋本体右侧下端,在气袋本体后端上部设置与座椅头枕杆连接的斜拉带。对充气展开后的气袋本体形成束缚,防止气袋本体上部过大摆动,提高了充气展开后的气袋本体结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I;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II;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锦州锦恒汽车安全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锦州锦恒汽车安全系统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77559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