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下弯梁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821692283.0 | 申请日: | 2018-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122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6 |
发明(设计)人: | 杜书权;覃康;王晓蒙;陈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1/00 | 分类号: | B62D2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北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3 | 代理人: | 焦烨鋆 |
地址: | 545007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下弯 安装板 梁组件 本实用新型 冷凝器 可拆卸固定连接 可拆卸固定 产品品质 尺寸控制 防腐性能 封闭腔体 空间条件 动刚度 分段式 前大梁 右端部 左端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下弯梁组件,包括设有封闭腔体的下弯梁总成和两个下弯梁安装板,一个所述下弯梁安装板位于所述下弯梁总成的左端部上,另一个所述下弯梁安装板位于所述下弯梁总成的右端部上,所述下弯梁安装板与前大梁可拆卸固定连接,冷凝器可拆卸固定于所述下弯梁总成上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下弯梁组件,能够在局部有限的空间条件下,满足冷凝器安装、零件动刚度及NVH性能要求,采用分段式设计,有利于安装尺寸控制,从而提高防腐性能,提升产品品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架下弯梁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下弯梁组件。
背景技术
下弯梁总成1是组成车架的关键零部件之一(如图1所示),主要作用是为汽车散热部件冷凝器3提供安装点,冷凝器3风扇作为汽车前舱主要震动及噪声输入源之一,下弯梁总成1的结构不仅直接影响冷凝器3安装点的强度,还对整车NVH也有较大的影响。现有下弯梁总成截面一般为‘几’字型开口形式(如图2所示),两端通过与前大梁4焊接的托架结构相连,这种结构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下弯梁总成1与连接托架所形成空间要求大(如图3所示)。多车型共线生产时,由于主定位孔与下弯梁托架间距不尽相同(如图4所示),下弯梁总成托架易与主定位孔工装干涉,生产线避让困难,使多车型共线生产难以兼容;
2)、下弯梁总成1通过两侧托架与左右大梁点焊连接,零件焊接时需要额外工装定位,生产成本高;
3)、“几”字型截面下弯梁冲压要求高,单件尺寸及回弹不易控制,尺寸及装配精度要求难以保证;
4)、开口形式结构易导致冷凝器安装点刚度不足,NVH性能较差;
5)、下弯梁总成翻边无倾斜,易积液,防腐性能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而完成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下弯梁组件,能够在局部有限的空间条件下,满足冷凝器安装、零件动刚度及NVH性能要求,采用分段式设计,有利于安装尺寸控制,从而提高防腐性能,提升产品品质。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下弯梁组件,包括设有封闭腔体的下弯梁总成和两个下弯梁安装板,一个所述下弯梁安装板位于所述下弯梁总成的左端部上,另一个所述下弯梁安装板位于所述下弯梁总成的右端部上,所述下弯梁安装板与前大梁可拆卸固定连接,冷凝器可拆卸固定于所述下弯梁总成上部。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下弯梁组件还可以是:
所述下弯梁安装板和所述下弯梁总成连接处设有下弯梁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部与下弯梁安装板内侧面固定,所述连接板下部与所述下弯梁总成外侧面相抵且固定。
所述下弯梁总成包括下弯梁上板和下弯梁下板,所述下弯梁上板和所述下弯梁下板围设成所述腔体,所述下弯梁上板固定于所述下弯梁下板上方,一个所述下弯梁安装板下端部固定于所述下弯梁上板和所述下弯梁下板左端部之间,另一个所述下弯梁安装板下端部固定于所述下弯梁上板和所述下弯梁下板右端部之间,所述冷凝器可拆卸固定于所述下弯梁上板上部。
所述下弯梁上板上设有冷凝器安装点,所述冷凝器通过所述冷凝器安装点可拆卸固定于所述下弯梁上板上。
所述下弯梁上板上设有由下弯梁上板左端延伸至右端的上板翻边,所述下弯梁下板上设有由下弯梁下板左端延伸至右端的下板翻边,所述上板翻边与所述下板翻边固定连接。
所述上板翻边上设有向上凸起的上筋条口,所述下板翻边上设有与所述上筋条口位置对应的向下凹入的下筋条口,所述上筋条口与所述下筋条口形成漏液排气孔。
所述上板翻边和所述下板翻边设有向下倾斜的5°的坡度。
所述下弯梁总成上表面上设有防错标识。
所述下弯梁总成纵向截面形状为“L”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69228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