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行人小腿保护装置及汽车有效
申请号: | 201821591836.3 | 申请日: | 2018-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131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3 |
发明(设计)人: | 邓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合肥长安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21/34 | 分类号: | B60R21/34 |
代理公司: | 重庆华科专利事务所 50123 | 代理人: | 谭小琴 |
地址: | 400023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前保险杠 支撑结构 行人小腿保护 本实用新型 前碰撞横梁 侧碰 抵触配合 向后延伸 行人腿部 行人小腿 前端面 内壁 右部 左部 汽车 伤害 支撑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行人小腿保护装置及汽车,包括前保险杠和前碰撞横梁,所述前保险杠的左部和右部均设有向后延伸的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的前端与前保险杠的内壁固定连接,支撑结构的后端与前碰撞横梁的前端面抵触配合。本实用新型增加了前保险杠在侧碰过程中对行人小腿的支撑,能够降低在侧碰过程中对行人腿部的伤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动车车体附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行人小腿保护装置及汽车。
背景技术
以往汽车设计时往往更多的是考虑车辆对乘员的保护程度,而忽略了对行人等弱势群体的保护。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对行人等弱势群体的保护越来越受到重视。我国在2009就发布了行人保护法规GBT-24550-2009的推荐标准,同时中国新车评价规程C-NCAP确定于2018年开始强制实施。小腿保护就是行人保护中较重要的一环,而汽车前部保险杠的刚度、位置及尺寸对行人小腿损伤有重要的影响。
如图1所示,现有的前保险杠与小腿的碰撞区域主要分为三部分,分别为正碰区域1、侧碰区域左2及侧碰区域右3。其中:正碰区域1因存在保险杠格栅及造型特征的原因,此部分对小腿的支撑强度足够;侧碰区域左2及侧碰区域右3为保险杠的大平面处,这两处区域在侧碰过程中对小腿的支撑偏弱。如图2所示,在侧碰过程中,行人小腿接触前保险杠后一起变形与前碰撞横梁接触,小腿变形量为前保险杠与前碰撞横梁的间距大小。即由于侧碰区域左2及侧碰区域右3对小腿的支撑偏弱,在碰撞过程中行人小腿无法得到有效支撑,使得小腿向车内弯曲过多造成韧带拉伸甚至断裂。
因此,有必要开发一种新的行人小腿保护装置及汽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行人小腿保护装置及汽车,能增加前保险杠在侧碰过程中对行人小腿的支撑,以降低在侧碰过程中对行人腿部的伤害。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行人小腿保护装置,包括前保险杠和前碰撞横梁,所述前保险杠的左部和右部均设有向后延伸的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的前端与前保险杠的内壁固定连接,支撑结构的后端与前碰撞横梁的前端面抵触配合。
进一步,所述支撑结构与前保险杠一体注塑成型。
进一步,所述支撑结构包括固定设置在前保险杠内壁上的凸柱座,以及固定设置在凸柱座上的凸柱,所述凸柱的后端与前碰撞横梁的前端面抵触配合。
进一步,所述凸柱座采用DOGHOUSE结构。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汽车,包括如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行人小腿保护装置。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将支撑结构设置在前保险杠的左部(即侧碰区域左)和右部(侧碰区域右),且支撑结构位于前保险杠与前碰撞横梁之间,在行人小腿侧面碰撞到前保险杠时,该支撑结构与前碰撞横梁形成一个支撑体,能够对刚度较差的前保险杠侧面区域提供支撑,从而避免了小腿向前保险杠的内侧侵入过多,减小了小腿的弯曲程度,从而达到降低对腿部的伤害。另外,还具有结构简单、支撑稳定及实用性强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与行人小腿侧面接触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与行小腿侧面接触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支撑结构的示意图;
图中,1-正碰区域、2-侧碰区域左、3-侧碰区域右、4-行人小腿、5-前保险杠、6-前碰撞横梁、7-支撑结构、7a-凸柱、7b- 凸柱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合肥长安汽车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合肥长安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59183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安全气囊门
- 下一篇:一种安全带锁舌及安全带锁扣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