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尾气粉尘颗粒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502878.5 | 申请日: | 2018-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123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6 |
发明(设计)人: | 窦天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窦天华 |
主分类号: | F01N3/022 | 分类号: | F01N3/022;F01N3/02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0000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粉尘颗粒 壳体 汽车尾气 处理装置 矩形筒 底端 活性炭过滤网 螺钉连接 尾气管 链轮 箱门 过盈配合连接 往复运动机构 本实用新型 弹簧搭扣 矩形套筒 螺纹连接 尾气处理 装置实现 滑块 滤芯 毛刷 省时 外壁 吸附 轴接 省力 电机 链条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尾气粉尘颗粒处理装置,包括壳体和尾气管,所述壳体的左侧中心位置与尾气管的外壁右侧螺纹连接,所述壳体的底端右侧过盈配合连接有矩形筒,所述矩形筒的底端左侧轴接有箱门的一侧,所述箱门的另一侧与矩形筒的底端右侧通过弹簧搭扣连接,所述壳体的右侧螺钉连接有活性炭过滤网,所述壳体的后侧右端螺钉连接有往复运动机构。该汽车尾气粉尘颗粒处理装置,通过活性炭过滤网、电机、第一链轮、第二链轮、链条、矩形套筒、滑块和毛刷的配合,从而使该装置实现对汽车尾气中的粉尘颗粒进行处理,该装置不需要使用滤芯吸附粉尘颗粒,既省时省力,又降低了使用成本,大大的满足了尾气处理的需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尾气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汽车尾气粉尘颗粒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发动机做功后排出的废气之中的细小粉尘颗粒物是产生雾霾的一个重要原因,在排入大气之前需要用颗粒捕捉器进行收集处理,颗粒捕捉器在使用的过程中需要定期的对滤芯进行更换,在更换时既费时费力,又增加了颗粒捕捉器使用的成本,现需要设计一种不用更换滤芯的颗粒捕捉器来解决现有的突出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尾气粉尘颗粒处理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尾气粉尘颗粒处理装置,包括壳体和尾气管,所述壳体的左侧中心位置与尾气管的外壁右侧螺纹连接,所述壳体的底端右侧过盈配合连接有矩形筒,所述矩形筒的底端左侧轴接有箱门的一侧,所述箱门的另一侧与矩形筒的底端右侧通过弹簧搭扣连接,所述壳体的右侧螺钉连接有活性炭过滤网,所述壳体的后侧右端螺钉连接有往复运动机构,且往复运动机构的前侧延伸出壳体的内壁后侧右端;
所述往复运动机构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左侧底端螺钉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延伸出支撑板的右侧外壁与第一链轮键连接,所述支撑板的右侧顶端过盈配合连接有轴承的外环,所述轴承的内环过盈配合连接有转轴的一端,所述转轴的另一端键连接有第二链轮,所述第一链轮的外壁链连接有链条的一侧,所述链条的另一侧与第二链轮的外壁链连接,所述链条的后侧顶端套接有矩形套筒,所述支撑板的右侧螺钉连接有第一回形板,所述第一回形板的内壁前后两侧右端均开设有滑道,所述滑道的内腔顶端插接有第二回形板,且两个所述滑道分别位于第二回形板的前后两端,所述第二回形板的内腔与矩形套筒的相对应位置插接有滑块,所述矩形套筒的右侧中心位置与滑块的左侧中心位置销轴连接,所述滑块的右侧螺钉连接有矩形板,且滑块位于矩形板的左侧前端,所述矩形板的后侧螺钉连接有毛刷,且矩形板位于毛刷的前侧左端。
优选的,所述支撑板的前侧与壳体的后侧右端螺钉连接,所述第一回形板的前侧延伸出壳体的内壁后侧右端,所述毛刷与活性炭过滤网的左侧顶端接触。
优选的,所述第一链轮与第二链轮的大小相同,所述第一链轮与第二链轮相对于支撑板的中心点对称设置。
优选的,所述链条的宽度小于第二回形板的内腔宽度。
优选的,所述毛刷的长度等于活性炭过滤网的宽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汽车尾气粉尘颗粒处理装置,当需要对汽车尾气中的粉尘颗粒进行处理时,活性炭过滤网对排入壳体内的尾气中的粉尘颗粒进行吸附,过滤后的尾气排出壳体外,电机促使第一链轮带动链条顺时针转动,链条上的矩形套筒促使滑块推动第二回形板向下运动,从而使毛刷对活性炭过滤网的左侧表面上的粉尘颗粒进行清理,当毛刷移动到活性炭过滤网的左侧底部时,粉尘颗粒落入矩形筒内,当矩形套筒移动到第一链轮的左侧时,滑块促使毛刷与活性炭过滤网分离,当矩形套筒移动到初始位置时,毛刷再次对粉尘颗粒进行清理,毛刷以此方式往复运动对活性炭过滤网表面上的粉尘颗粒进行清理,从而使该装置实现对汽车尾气中的粉尘颗粒进行处理,该装置不需要使用滤芯吸附粉尘颗粒,既省时省力,又降低了使用成本,大大的满足了尾气处理的需求。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窦天华,未经窦天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50287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柴油发动机用烟气回收装置
- 下一篇:颗粒物过滤与消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