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自由度被动机械臂有效
申请号: | 201821496290.3 | 申请日: | 2018-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373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7 |
发明(设计)人: | 储雨奕;刘斌;郭凯;顾国刚;罗才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61B34/37 | 分类号: | A61B34/37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范晴 |
地址: | 215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球形关节 电动推杆 钢球 中心旋转 推杆 关节 机械臂 弹性部件 多自由度 本实用新型 压力传感器 施加压力 一端连接 中空腔体 力传递 锁紧力 形变 断电 通电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自由度被动机械臂,包括球形关节一、球形关节二和中心旋转关节,球形关节一通过连杆一与中心旋转关节的一端连接,中心旋转关节的另一端通过连杆二与球形关节二连接,所述连杆一和连杆二为中空腔体,所述中心旋转关节内设置钢球传动机构,所述连杆二内设置推杆;连杆一内设置电动推杆,电动推杆与球形关节一之间设置压力传感器,电动推杆与钢球传动机构之间设置弹性部件,钢球传动机构与球形关节二之间设置推杆;电动推杆通电向钢球传动机构,对两端施加压力,弹性部件发生形变,推动钢球传动机构,通过推杆将电动推杆产生的力传递至球形关节二。被动机械臂在初始状态和断电的情况下都有一定锁紧力,安全性强、稳定性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自由度被动机械臂,属于机械臂领域。
背景技术
在机器人微创手术中,术前医生需要手动调整被动关节来调整末端机构的空间位置。在完成设置后将机器人被动关节锁紧,只依靠远程控制的机器人主动关节来完成微创手术操作。在此过程中,被动关节必须实现关节的可靠性锁紧,增加机器人微创手术的可操作性,并保障手术的安全性。市面上现有的微创手术机器人被动臂结构复杂,体积大。
中国专利CN108214481A公开了一种可实现多关节同时锁紧的七自由度主被动机械臂,然而出现断电的情况下,其传动链仍然会受到影响,从而影响手术的安全性;且该主被动机械臂的自由度多,稳定性弱。
随着国内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将机器人技术与传统的微创手术相结合,被普遍认为是一种有效地解决传统微创技术缺点的方法,对医学机器人结构体积精小化,以及安全性、稳定性有待进一步改进提升,以满足医院等对高安全性、高稳定性机器人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提高被动机械臂在初始状态及断电的情况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自由度被动机械臂,包括球形关节一、球形关节二和中心旋转关节,球形关节一通过连杆一与中心旋转关节的一端连接,中心旋转关节的另一端通过连杆二与球形关节二连接,所述连杆一和连杆二为中空腔体,所述中心旋转关节内设置钢球传动机构,所述连杆二内设置推杆;其特征在于,连杆一内设置电动推杆,电动推杆与球形关节一之间设置压力传感器,电动推杆与钢球传动机构之间设置弹性部件,钢球传动机构与球形关节二之间设置推杆;电动推杆通电向钢球传动机构,对两端施加压力,弹性部件发生形变,推动钢球传动机构,通过推杆将电动推杆产生的力传递至球形关节二。
优选地,所述球形关节一主要由球头一和球关节座一构成,球关节座一一端内部为球窝,球窝与球头一贴合,球关节座一另一端与连杆一连接;球头一包括第一轴体和连接在第一轴体一端的第一头部,其中所述第一轴体上设有径向由外向内凹陷的第一凹槽。
更为优选地,所述球头一的第一头部上设置向内凹陷的赤道槽,球形关节座一上设置与赤道槽相匹配的定位螺丝,定位螺丝一端嵌入赤道槽,使得球形关节一在一个方向上限定转动自由度。
具体地,所述中心旋转关节包括转动关节座一、转动关节座二以及设置于两者之间的摩擦片一和摩擦片二,摩擦片一和摩擦片二为环状片;所述摩擦片一通过螺钉固定于转动关节座二上,摩擦片一内径与钢球传动机构接触;所述摩擦片二通过螺钉固定于转动关节座一上,摩擦片二的环状侧面与摩擦片一的环状侧面接触,摩擦片二的内径小于摩擦片一的外径,摩擦片二的外径大于摩擦片一的外径。
优选地,所述球形关节二主要由球头二和球关节座二构成,球关节座二内部一端为球窝,与球头二贴合,球关节座二另一端与连杆二连接;球头二包括第二轴体和连接在第二轴体一端的第二头部,其中所述第二轴体上设有径向由外向内凹陷的第二凹槽。
优选地,所述电动推杆为笔式电动推杆,所述弹性部件为碟簧;笔式电动推杆两端设置笔式推杆座,笔式推杆座分别位于笔式电动推杆和压力传感器之间、以及笔式电动推杆与碟簧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49629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