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自由度被动机械臂有效
申请号: | 201821496290.3 | 申请日: | 2018-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373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7 |
发明(设计)人: | 储雨奕;刘斌;郭凯;顾国刚;罗才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61B34/37 | 分类号: | A61B34/37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范晴 |
地址: | 215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球形关节 电动推杆 钢球 中心旋转 推杆 关节 机械臂 弹性部件 多自由度 本实用新型 压力传感器 施加压力 一端连接 中空腔体 力传递 锁紧力 形变 断电 通电 | ||
1.一种多自由度被动机械臂,包括球形关节一(1)、球形关节二(2)和中心旋转关节(3),球形关节一(1)通过连杆一(4)与中心旋转关节(3)的一端连接,中心旋转关节(3)的另一端通过连杆二(5)与球形关节二(2)连接,所述连杆一(4)和连杆二(5)为中空腔体,所述中心旋转关节(3)内设置钢球传动机构(6),所述连杆二(5)内设置推杆(9);其特征在于,连杆一(4)内设置电动推杆(7),电动推杆(7)与球形关节一(1)之间设置压力传感器(10),电动推杆(7)与钢球传动机构(6)之间设置弹性部件,钢球传动机构(6)与球形关节二(2)之间设置推杆(9);电动推杆(7)通电向钢球传动机构(6),对两端施加压力,弹性部件发生形变,推动钢球传动机构(6),通过推杆(9)将电动推杆(7)产生的力传递至球形关节二(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自由度被动机械臂,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形关节一(1)主要由球头一(11)和球关节座一(12)构成,球关节座一(12)一端内部为球窝,球窝与球头一(11)贴合,球关节座一(12)另一端与连杆一(4)连接;球头一(11)包括第一轴体(112)和连接在第一轴体(112)一端的第一头部(111),其中所述第一轴体(112)上设有径向由外向内凹陷的第一凹槽(11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自由度被动机械臂,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头一(11)的第一头部(111)上设置向内凹陷的赤道槽(13),球关节座一(12)上设置与赤道槽(13)相匹配的定位螺丝(14),定位螺丝(14)一端嵌入赤道槽(13)。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多自由度被动机械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旋转关节(3)包括转动关节座一(31)、转动关节座二(32)以及设置于两者之间的摩擦片一(33)和摩擦片二(34),摩擦片一(33)和摩擦片二(34)为环状片;所述摩擦片一(33)通过螺钉固定于转动关节座二(32)上,摩擦片一(33)内径与钢球传动机构(6)接触;所述摩擦片二(34)通过螺钉固定于转动关节座一(31)上,摩擦片二(34)的环状侧面与摩擦片一(33)的环状侧面接触,摩擦片二(34)的内径小于摩擦片一(33)的外径,摩擦片二(34)的外径大于摩擦片一(33)的外径。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多自由度被动机械臂,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形关节二(2)主要由球头二(21)和球关节座二(22)构成,球关节座二(22)内部一端为球窝,与球头二(21)贴合,球关节座二(22)另一端与连杆二(5)连接;球头二(21)包括第二轴体(212)和连接在第二轴体(212)一端的第二头部(213),其中所述第二轴体(212)上设有径向由外向内凹陷的第二凹槽(211)。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多自由度被动机械臂,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推杆(7)为笔式电动推杆,所述弹性部件为碟簧(8);笔式电动推杆两端设置笔式推杆座(71),笔式推杆座(71)分别位于笔式电动推杆和压力传感器(10)之间、以及笔式电动推杆与碟簧(8)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多自由度被动机械臂,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球碗,球碗的球窝与钢球传动机构(6)的钢球贴合;在碟簧(8)与钢球传动机构(6)之间设置球碗一(35),在钢球传动机构(6)与推杆(9)之间设置球碗二(36)。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多自由度被动机械臂,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关节座一(12)另一端与连杆一(4)螺纹连接;球关节座二(22)另一端与连杆二(5)通过螺纹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或8所述的一种多自由度被动机械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旋转关节(3)两端设置内螺纹,中心旋转关节(3)与连杆一(4)和连杆二(5)通过螺纹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自由度被动机械臂,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球传动机构(6)的钢球为碳化钨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496290.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