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差动齿轮减速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821478830.5 | 申请日: | 2018-09-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123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1 |
| 发明(设计)人: | 吴旭;曹云霞;刘雅静;刘振邦;孙红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 主分类号: | F16H48/10 | 分类号: | F16H48/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迪生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51 | 代理人: | 杨学明;卢纪 |
| 地址: | 230026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减速器 本实用新型 传动支架 传动比 动齿轮 输出双联齿轮 双联行星齿轮 电机连接板 输出传动轴 小传动齿轮 行星齿轮轴 行星架齿轮 主动小齿轮 变速控制 步进电机 传动结构 大传动轴 扩展应用 行星差动 整体设备 主体框架 齿轮系 大齿轮 太阳齿 行星架 盖板 差动 应用 电机 输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差动齿轮减速器,包括输出双联齿轮(1),小传动齿轮(2),传动支架盖板(3),输出传动轴(4),大传动轴(5),传动支架(6),主体框架(7),行星架(8),太阳齿(9),行星齿轮轴(10),主动小齿轮(11),双联行星齿轮(12),行星架齿轮(13),差动大齿轮(14),电机连接板(15),主动步进电机(16)和差动步进电机(17),本实用新型可以在一个行星差动齿轮系内实现多种不同的传动比,以实现在不同场合的应用,扩展了应用范围和场合,也避免了为了适应不同的传动比输出不得不设计不同的传动结构的麻烦。并且在同一个机构里可以据此实现变速控制的目的,扩展应用了本机构的整体设备在设计上的灵活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显微成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差动齿轮减速器,用于显微镜焦距的快速调节。
背景技术
常规显微镜在调节成像焦距时,通常会设计粗调和细调两个旋钮,分别用于目标搜寻和焦平面的精细调节,在对显微镜系统进行自动化设计或改装时,焦距的调节主要采用丝杆和电机来完成。为了保证微调的精细度,对丝杆的螺距、电机的步距角有较高的要求,或者采用压电陶瓷驱动以获得更高的精度。上述方案制造成本高,用于改装时,存在改装难度大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减速器设计方案,采用差动变速技术在一个减速组件内提供两种不同减速比,对应于显微镜调焦旋钮的粗调和细调。解决常规减速器只能提供一种固定减速比所带来的应用不便,实现了在同一场合里根据实际需要不同可产生两种不同的减速效果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差动齿轮减速器,包括输出双联齿轮,小传动齿轮,传动支架盖板,输出传动轴,大传动轴,传动支架,主体框架,行星架,太阳齿,行星齿轮轴,主动小齿轮,双联行星齿轮,行星架齿轮,差动大齿轮,电机连接板,主动步进电机和差动步进电机,将传动支架安装在主体框架上,将输出传动轴和大传动轴分别装入内有轴承的传动支架的轴孔内,并将传动支架盖板安装在传动支架上固定两轴,并将输出双联齿轮和小传动齿轮分别与输出传动轴和大传动轴进行紧密安装;将主动步进电机和差动步进电机分别与电机连接板紧固安装后再与主体框架进行紧固连接;再将差动大齿轮与差动步进电机的电机轴进行紧密连接,将行星架齿轮与主动步进电机的电机轴通过轴承进行滚动连接;将主动小齿轮与主动步进电机的电机轴进行紧密连接;主动小齿轮需装在行星架齿轮的上方;再将两个双联行星齿轮分别与两个行星齿轮轴紧密装配后,作为两个整体分组件再通过轴承与行星架齿轮上对应的安装孔进行滚动装配,将太阳齿与穿过行星架中心孔的大传动轴的另一端进行紧密装配后,将行星架与主体框架通过轴承进行连接的同时,也通过行星架上的安装孔与装配双联行星齿轮后的行星齿轮轴进行滚动装配,将各部分连接成一个既有独立运动又有相互配合运动的整体。
其中,让差动步进电机在力矩模式下保持固定不动,从而也让行星架齿轮固定不动并限制了两个双联行星齿轮的公转,只允许双联行星齿轮自转进行运动传递;同时让主动步进电机转动,此时即为一组固定传动比的定轴轮系减速齿轮组;在需要的情况下,取消差动步进电机的力矩模式,给定其相应的相对于主动步进电机的同向转速,则其将带动差动大齿轮和与其配合的行星架齿轮转动,而行星架齿轮则又带动双联行星齿轮围绕太阳齿公转,由于两电机转向相同,则双联行星齿轮的公转转向与主动步进电机转向相反,因此根据差动行星齿轮传动比计算,将极大的改变放大了原有的定轴传动比数值;具体数值需根据差动步进电机和主动步进电机的转速比来调节计算;两电机之间的转速比越大,则终端输出的传动比也越大;同理,如果差动步进电机转向与主动步进电机相反,则原有的定轴轮系的减速比会变小,具体数据同样取决于两电机之间的转速比值。
其中,通过对差动步进电机的转动和停止或者转动方向,来实现最终输出端的传动比值的调节变化,从而实现无级变速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未经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47883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行程可调节的伸缩杆
- 下一篇:一种差速器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