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二路一体式户外形光伏防反二极管模块有效
申请号: | 201821452305.6 | 申请日: | 2018-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619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4 |
发明(设计)人: | 卢博朗;卢博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柳晶整流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3/057 | 分类号: | H01L23/057;H01L23/367;H01L23/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创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50125 | 代理人: | 付继德 |
地址: | 3256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反二极管 接线 散热器 本实用新型 凹端 凸端 硅胶垫 散热槽 光伏 螺栓 凹槽结构 凹凸结构 防水效果 工作热量 紧固螺母 均匀开设 连接防水 热量传递 螺钉 插头插 固定孔 引出线 散热 端头 卡槽 外端 下端 散发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二路一体式户外形光伏防反二极管模块,包括防反二极管主体、散热器、硅胶垫、凹槽、固定孔、卡槽、紧固螺母、螺栓、引出线、接线凸端头、接线凹端头和螺钉,所述防反二极管主体下端设置有散热器,通过硅胶垫的设置,便于将防反二极管主体工作的热量传递到散热器上,从而使防反二极管主体温度得到降低;本实用新型散热器外端均匀开设有散热槽,通过散热槽的凹槽结构设置,有效的增加了散热面积,加快了工作热量的散发,从而有效的保护防反二极管主体的工作;本实用新型通过接线凸端头和接线凹端头的凹凸结构设置,使得接线凸端头和接线凹端头凹凸相对应,插头插接时具有防水效果,从而保证了模块的端头连接防水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二极管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二路一体式户外形光伏防反二极管模块。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应用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光伏发电站的大力推广普及,光伏系统用防反二极管模块使用量越来越大,从而对光伏防反二极管模块的散热性、可靠性、使用寿命、使用便捷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现有光伏防反二极管模块都是以原电力电子器件模块借用而来,安装在光伏汇流箱内部密封环境中,系统工作时光伏防反二极管发热使密封的汇流箱内部温度升高这使汇流箱内部所有器件都工作在高温伏态下,这不利于系统的长久可靠运行,光伏防反二极管模块输入、输出端裸露,安全性差,且输入、输出端端头连接防水性较差,因此,设计一种二路一体式户外形光伏防反二极管模块是很有必要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二路一体式户外形光伏防反二极管模块,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二路一体式户外形光伏防反二极管模块,包括防反二极管主体、散热器、硅胶垫、凹槽、固定孔、卡槽、紧固螺母、螺栓、引出线、接线凸端头、接线凹端头和螺钉,所述防反二极管主体下端设置有散热器,且防反二极管主体下端与散热器上端接触面设置有硅胶垫,所述防反二极管主体包括外壳、铜底板、绝缘陶瓷片、电极、芯片、联桥和盖板,所述外壳内部底端设置有铜底板,所述铜底板上端两侧均焊接有绝缘陶瓷片,所述绝缘陶瓷片上端焊接有电极,所述电极上端中部焊接有芯片,所述芯片上端焊接有联桥,所述外壳上端设置有盖板,所述散热器包括散热底座、散热槽和散热片,所述散热底座外端均匀开设有散热槽,所述散热槽之间设置有散热片,所述防反二极管主体上端四角均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下端开设有固定孔,所述散热器上端四角均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内部设置有紧固螺母,所述防反二极管主体通过螺栓与散热器连接,且螺栓下端与紧固螺母螺纹连接,所述防反二极管主体一端通过引出线连接有接线凸端头,所述防反二极管主体另一端通过引出线连接有接线凹端头。
进一步的,所述铜底板通过螺钉与散热底座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电极上端一侧设置有折边,且折边上端中部开设有卡接端口。
进一步的,所述防反二极管主体两侧端与引出线连接端开设有引出孔,且引出孔内部设置有密封圈。
进一步的,所述外壳内部灌注有填充材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硅胶垫的设置,便于将防反二极管主体工作的热量传递到散热器上,从而使防反二极管主体温度得到降低;
2.本实用新型散热器外端均匀开设有散热槽,通过散热槽的凹槽结构设置,有效的增加了散热面积,加快了工作热量的散发,从而有效的保护防反二极管主体的工作;
3.本实用新型通过接线凸端头和接线凹端头的凹凸结构设置,使得接线凸端头和接线凹端头凹凸相对应,插头插接时具有防水效果,从而保证了模块的端头连接防水性。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柳晶整流器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柳晶整流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45230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量子芯片封装盒
- 下一篇:支架、光学组件及光学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