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避免引脚折断的三极管有效
申请号: | 201821446204.8 | 申请日: | 2018-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556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6 |
发明(设计)人: | 庄文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华之海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3/49 | 分类号: | H01L23/49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28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华***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引脚 电信号处理电路 本实用新型 三极管 电连接 折断 针脚 使用寿命 根部结构 抗磨防护 耐火性能 设备领域 一端设置 宝塔状 外部 覆盖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避免引脚折断的三极管,属于三极管设备领域,包括电信号处理电路,所述电信号处理电路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引脚、第二引脚和第三引脚,所述电信号处理电路与所述第一引脚电连接,所述电信号处理电路与所述第二引脚电连接,所述电信号处理电路与所述第三引脚电连接,所述第二引脚设置在所述第一引脚和所述第三引脚之间。有益效果在于:1、本实用新型通过外部覆盖包裹的方式对引脚进行保护,同时宝塔状结构,提高了引脚的根部结构强度,避免了针脚折断,从而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寿命;2、本实用新型耐火性能好、对针脚的抗磨防护性能好;3、本实用新型可以提高三极管的使用寿命,降低三极管的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三极管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可避免引脚折断的三极管。
背景技术
1947年12月23日,美国新泽西州墨累山的贝尔实验室里,3位科学家——巴丁博士、布莱顿博士和肖克莱博士惊奇地发现,在他们发明的器件中通过的一部分微量电流,竟然可以控制另一部分流过的大得多的电流,因而产生了放大效应。这个器件,就是在科技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成果——晶体管。因它是在圣诞节前夕发明的,而且对人们未来的生活发生如此巨大的影响,所以被称为“献给世界的圣诞节礼物”,而目前三极管已经成为电子设备中的核心部件之一,由于晶体管彻底改变了电子线路的结构,集成电路以及大规模集成电路应运而生,这样制造像高速电子计算机之类的高精密装置就变成了现实。
目前在三极管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三极管的引脚普遍是较长的圆柱状结构,这种构型可以提高三极管的工作性能,但同时也带来了引脚结构强度较低、容易折断的问题,这就大大影响了三极管的使用寿命,因此提出一种可避免引脚折断的三极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可避免引脚折断的三极管,本实用新型具有使用方便、不易折断、使用寿命长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可避免引脚折断的三极管,包括电信号处理电路,所述电信号处理电路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引脚、第二引脚和第三引脚,所述电信号处理电路与所述第一引脚电连接,所述电信号处理电路与所述第二引脚电连接,所述电信号处理电路与所述第三引脚电连接,所述第二引脚设置在所述第一引脚和所述第三引脚之间,所述电信号处理电路另一端通过电源盒与弧形管相连接,所述电信号处理电路与所述电源盒电连接,所述电源盒通过所述弧形管与安装座相连接,所述安装座上设置有信号输入插孔,所述电信号处理电路外部设置有防护外套,所述电信号处理电路通过内六角固定装配栓与所述防护外套相连接,所述电信号处理电路与信号输入插孔电连接,所述第一引脚由信号输出插头、宝塔式防弯折包管和包管座组成,所述宝塔式防弯折包管设置在所述信号输出插头和所述包管座之间,所述宝塔式防弯折包管由PC材料包裹层、铝基粘结层和软质纺织层组成,所述铝基粘结层设置在所述PC材料包裹层和所述软质纺织层之间。
上述结构中,由所述信号输入插孔输入的工作指令,在所述电源盒的电力支持下,经过所述电信号处理电路处理、放大后分别从所述第一引脚、所述第二引脚和所述第三引脚输送出去,在此过程中,所述第一引脚、所述第二引脚和所述第三引脚上均设置有所述宝塔式防弯折包管的结构,由所述宝塔式防弯折包管为针脚提供防折断的作用,为三极管提供保护。
为了进一步提高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可避免引脚折断的三极管的使用性能,所述第一引脚为N极,所述第二引脚为P极,所述第三引脚为N极。
为了进一步提高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可避免引脚折断的三极管的使用性能,所述内六角固定装配栓与所述防护外套通过螺纹装配连接,所述防护外套为PC材料。
为了进一步提高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可避免引脚折断的三极管的使用性能,所述电信号处理电路与所述内六角固定装配栓通过螺纹装配连接,所述内六角固定装配栓为硅胶材料,所述内六角固定装配栓的数量为四个,所述内六角固定装配栓分别分布在所述防护外套的四角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华之海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华之海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44620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焊锡互连的金属柱滤波器芯片封装结构
- 下一篇:一种卷式引线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