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指纹识别模组和具有其的电子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821285920.2 | 申请日: | 2018-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549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7 |
发明(设计)人: | 王晓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3/31 | 分类号: | H01L23/31;G06K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黄德海 |
地址: | 401120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补强钢片 硅胶套 传感器组件 指纹识别 双面胶 模组 本实用新型 第一表面 电子设备 胶水入口 双面胶粘 内边缘 水流路 引出线 依次设置 由内向外 外边缘 手感 出胶 连通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指纹识别模组和具有其的电子设备,指纹识别模组包括补强钢片、传感器组件和硅胶套,传感器组件具有引出线,传感器组件通过第一双面胶粘接在补强钢片的第一表面上,第一双面胶的第一边缘位于传感器组件外边缘的外侧,硅胶套通过第二双面胶粘接在补强钢片的第一表面上,第二双面胶的至少部分内边缘为第二边缘,硅胶套的至少部分内边缘为第三边缘,第三边缘、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由内向外内外依次设置,第一双面胶、第二双面胶、补强钢片和硅胶套之间限定出胶水流路,硅胶套和/或补强钢片上形成有与胶水流路连通的胶水入口,胶水入口远离引出线设置。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指纹识别模组,具有良好的使用可靠性和手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指纹识别模组和具有其的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指纹识别模组例如按压式指纹识别模组中、指纹传感器多采用双面胶与防水硅胶套粘接相连,由于双面胶本身耐腐蚀性和耐汗液性能均较差,使得双面胶的连接可靠性不高;而且按压式指纹识别模组中,由于FPC出线的遮挡,如果直接进行点胶,胶水容易粘住FPC出线,导致指纹识别模组手感较差或FPC出线易受力被拉扯断裂等,从而无法直接进行点胶,使得指纹识别模组的可靠性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指纹识别模组,所述指纹识别模组具有良好的使用可靠性和手感。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指纹识别模组的电子设备。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指纹识别模组,包括:补强钢片;传感器组件,所述传感器组件具有引出线,且所述传感器组件通过第一双面胶粘接在所述补强钢片的第一表面上,所述硅胶套位于所述引出线和所述补强钢片之间,所述第一双面胶的至少部分外边缘为第一边缘,所述第一边缘位于所述传感器组件外边缘的外侧;硅胶套,所述硅胶套形成为环状结构,且所述硅胶套通过第二双面胶粘接在所述补强钢片的所述第一表面上,所述第二双面胶的至少部分内边缘为第二边缘,所述硅胶套的至少部分内边缘为第三边缘,所述第三边缘、所述第一边缘和所述第二边缘由内向外内外依次设置,以使所述第一双面胶、所述第二双面胶、所述补强钢片和所述硅胶套之间限定出胶水流路,所述硅胶套和/或所述补强钢片上形成有与胶水流路连通的胶水入口,所述胶水入口远离所述引出线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指纹识别模组,通过设置第一双面胶、第二双面胶和硅胶套,使得第一双面胶的第一边缘、第二双面胶的第二边缘、补强钢片的第一表面和硅胶套的朝向补强钢片的表面之间共同限定出胶水流路,并在硅胶套和/或补强钢片上形成与胶水流路连通、且远离引出线的胶水入口,以将引出线与胶水流路完全隔离,从而可以在胶水入口处进行点胶,使得硅胶套与补强钢片之间不仅通过第二双面胶粘接相连,还通过第一双面胶和胶水流路内的胶水相连,进而提升了指纹识别模组的防水可靠性,而且提升了硅胶套与补强钢片之间的连接可靠性,提升了指纹识别模组的使用可靠性;同时避免胶水粘住引出线,保证了指纹识别模组的使用手感。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边缘为所述第一双面胶的整个外边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双面胶形成为环状结构,所述第二边缘为所述第二双面胶的整个内边缘,所述第三边缘为所述硅胶套的整个内边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胶水流路内填充底部填充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胶水入口仅形成在所述硅胶套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胶水入口与所述引出线之间的间隔大于或等于 1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28592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