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能源汽车中冷器连接进气歧管用连接管道有效
申请号: | 201821036564.0 | 申请日: | 2018-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052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5 |
发明(设计)人: | 刘增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远市敬威能源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M35/10 | 分类号: | F02M35/10;F02M35/12;F02B29/04 |
代理公司: | 昆明合众智信知识产权事务所 53113 | 代理人: | 张玺 |
地址: | 511517 广东省清远市清远高新区科技***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管 隔音壳体 加强层 吸音棉 新能源汽车 固定法兰 固定腔体 连接管道 内腔壁 中冷器 进气 密封圈 内腔固定安装 本实用新型 隔音性能 多频率 隔音毡 耐热层 体内腔 外端壁 内腔 外物 挤压 噪音 吸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中冷器连接进气歧管用连接管道,包括连接管本体,所述连接管本体内腔固定安装有隔音壳体,所述隔音壳体包括有第一梯度吸音棉、隔音毡、第二梯度吸音棉和第三梯度吸音棉,所述隔音壳体的内腔壁固定安装有加强层,所述加强层内腔开有固定腔体,所述固定腔体的内腔固定安装有V形支撑杆,所述加强层内腔壁固定安装有耐热层,所述连接管本体的左右两端均固定安装有固定法兰,所述固定法兰的外端壁内侧固定安装有第一密封圈,提高连接管本体的强度,防止连接管本体被外物挤压损坏;提高连接管本体的隔音性能,使得连接管本体可以吸收多频率的噪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微生物发酵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能源汽车中冷器连接进气歧管用连接管道。
背景技术
中冷器是新能源汽车增压系统的重要组成部件,无论是机械增压发动机还是涡轮增压发动机,都需要在增压器和发动机进气歧管之间安装中冷器,其作用是提高发动机的换气效率。在增压中冷发动机台架试验过程中,需要用台架中冷器将增压器压缩的气体进行冷却后输送到进气歧管,在输送气体的过程中,需要中冷器连接管。涡轮增压的发动机为何会比普通发动机拥有更大的动力,其中原因之一就是其换气的效率比一般发动机的自然进气更高。当空气进入涡轮增压后其温度会大幅升高,密度也相应变小,而中冷器正是起到冷却空气的作用,高温空气经过中冷器的冷却,再进入发动机中。如果缺少中冷器而让增压后的高温空气直接进入发动机,则会因空气温度过高导致发动机爆震甚至损伤熄火的现象。现有技术中,新能源汽车上的中冷器连接管结构简单、降噪效果差,耐压。不能够多频率的噪音进行屏蔽。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新能源汽车中冷器连接进气歧管用连接管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中冷器连接进气歧管用连接管道,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能源汽车中冷器连接进气歧管用连接管道,包括连接管本体,所述连接管本体内腔固定安装有隔音壳体,所述隔音壳体包括有第一梯度吸音棉、隔音毡、第二梯度吸音棉和第三梯度吸音棉,所述隔音壳体的内腔壁固定安装有加强层,所述加强层内腔开有固定腔体,所述固定腔体的内腔固定安装有V形支撑杆,所述加强层内腔壁固定安装有耐热层,所述连接管本体的左右两端均固定安装有固定法兰,所述固定法兰的外端壁内侧固定安装有第一密封圈,所述固定法兰外端壁中部固定安装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腔固定安装有第二密封圈,所述固定法兰外端面外侧均固定安装有螺孔。
优选的,所述第一梯度吸音棉、第二梯度吸音棉和第三梯度吸音棉从外之内依次排列,所述隔音毡固定设置于第一梯度吸音棉、第二梯度吸音棉和第三梯度吸音棉之间。
优选的,所述V形支撑杆均匀排列于V形支撑杆的内腔。
优选的,所述凹槽呈“凹”字形。
优选的,所述第二密封圈呈“工”字形。
优选的,所述呈环形均匀排列于固定法兰外端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新能源汽车中冷器连接进气歧管用连接管道,通过设有加强层、固定腔体和V形支撑杆结构,提高连接管本体的强度,防止连接管本体被外物挤压损坏;通过设有第一梯度吸音棉、隔音毡、第二梯度吸音棉和第四梯度吸音棉结构,提高连接管本体的隔音性能,使得连接管本体可以吸收多频率的噪音;通过设有固定法兰、第一密封圈、凹槽和第二密封圈,提高连接管本体两端连接的密封性,防止连接处漏气。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出气壳体局部剖视图。
图中:1连接管本体、2耐热层、3加强层、31固定腔体、32V形支撑杆、4隔音壳体、41第一梯度吸音棉、42隔音毡、43第二梯度吸音棉、44第三梯度吸音棉、5固定法兰、51第一密封圈、52凹槽、521第二密封圈、53螺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远市敬威能源开发有限公司,未经清远市敬威能源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03656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节能高压天然气燃料供给系统
- 下一篇:一种油箱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