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脂润滑的车桥贯通轴总成有效
申请号: | 201821035346.5 | 申请日: | 2018-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421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0 |
发明(设计)人: | 冯涛;李登辉;刘天宝;胡晓;苗士军;刘春伟;姚临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B35/18 | 分类号: | B60B35/18 |
代理公司: | 长春吉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201 | 代理人: | 张岩 |
地址: | 130000 吉林省长春***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贯通轴 油封 挡油片 滚子总成 密封性能 轴承内环 轴承压盖 脂润滑 车桥 双列圆锥滚子轴承 端面环形凹槽 螺母 本实用新型 螺栓 防尘性能 桥壳后盖 同一零件 突缘总成 轴承结构 轴承外环 密封垫 润滑油 自润滑 总成本 隔挡 隔套 突缘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脂润滑的车桥贯通轴总成,由贯通轴、挡油片、双列圆锥滚子轴承、桥壳后盖、轴承压盖、螺栓、突缘总成、O形环Ⅰ、突缘螺母和O形环Ⅱ、油封Ⅰ、轴承内环及滚子总成Ⅰ、轴承外环、油封Ⅱ、轴承内环及滚子总成Ⅱ和隔套构成。本实用新型采用自润滑的贯通轴轴承结构,避免了杂质的进入,提升贯通轴油封的可靠性;采用O形环和密封垫(与挡油片为同一零件)结构,提升了密封性能;采用挡油片结构,隔挡润滑油对油封的冲击,提升了油封的密封性能;轴承压盖采用端面环形凹槽结构,提升了防尘性能。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驱动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脂润滑的车桥贯通轴总成。
背景技术
国内汽车贯通车桥中,采用贯通轴结构传递扭矩,由于润滑油中的杂质进入贯通轴的支撑轴承,经常导致轴承早磨、烧死等失效问题;由于润滑油的冲击和杂质的淤积,导致贯通轴油封的密封性能下降和过早损坏,多发生漏油问题。综上,现有贯通车桥中,存在由于润滑油中杂质的影响,导致贯通轴轴承寿命下降;由于润滑油的杂质影响及冲击,导致贯通轴油封损坏,漏油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脂润滑的车桥贯通轴总成结构,提升轴承寿命,防止油封漏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脂润滑的车桥贯通轴总成,主要由贯通轴1、挡油片2、双列圆锥滚子轴承3、桥壳后盖4、轴承压盖5、螺栓6、突缘总成7、O形环Ⅰ8、突缘螺母9和O形环Ⅱ13构成;
所述挡油片2的内孔与贯通轴1的轴径配合,端面与贯通轴1的台肩贴合;双列圆锥滚子轴承3的圆孔与贯通轴1的轴径配合,内环端面与挡油片2的端面贴合,且其轴径与桥壳后盖4的圆孔配合,外环端面与桥壳后盖4的台肩贴合;O形环Ⅱ13与桥壳后盖4的圆孔贴合;轴承压盖5的环形槽端面与双列圆锥滚子轴承3的内环端面贴合,分布法兰孔与桥壳后盖4的螺纹孔对齐;螺栓6通过轴承压盖5的圆孔,与桥壳后盖的螺纹孔螺接;突缘总成7 与贯通轴1花键连接,端面与双列圆锥滚子轴承3的内环端面贴合,突缘总成7的防尘罩与轴承压盖5的端面环形凹槽配合;O形环Ⅰ8与贯通轴1的轴径固定,并与突缘总成7的圆孔配合;突缘螺母9与贯通轴1螺接。
进一步地,所述双列圆锥滚子轴承3为封闭式脂润滑结构,实现了自润滑的功能。
还包括油封Ⅰ10、轴承内环及滚子总成Ⅰ11、轴承外环12、油封Ⅱ14、轴承内环及滚子总成Ⅱ15和隔套16,所述O形环Ⅱ13安装在轴承外环12的环形凹槽中;轴承内环及滚子总成Ⅰ11与轴承外环12的锥孔固定;油封Ⅰ10与轴承外环12的圆孔固定,唇口与轴承内环及滚子总成Ⅰ11的轴径配合;隔套16与内环及滚子总成Ⅰ11的内环对齐,端面贴合;轴承内环及滚子总成Ⅱ15与轴承外环12的锥孔固定,内环端面与隔套16的端面配合;油封Ⅱ14与轴承外环12的圆孔固定,唇口与轴承内环及滚子总成Ⅱ15的轴径配合。
所述挡油片2设有用于隔挡润滑油对油封的冲击的环形金属片,其内孔端面位置粘合橡胶材料,用于贯通轴1与双列圆锥滚子轴承3之间的密封。
所述轴承压盖5设有用于轴向限位双列圆锥滚子轴承3的内环的环形凹槽孔,用于螺栓连接桥壳后盖的布法兰孔,以及用于配合突缘总成7的防尘罩,实现阻挡灰尘的功能的环形端面凹槽。
所述贯通轴1设有与所双列圆锥滚子轴承3配合的轴径,与突缘总成配合的花键轴以及与突缘螺母配合的螺纹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采用自润滑的贯通轴轴承结构,避免了杂质的进入,提升贯通轴油封的可靠性;采用O形环和密封垫(与挡油片为同一零件)结构,提升了密封性能;采用挡油片结构,隔挡润滑油对油封的冲击,提升了油封的密封性能;轴承压盖采用端面环形凹槽结构,提升了防尘性能。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未经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03534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有螺丝松动报警功能的桥壳
- 下一篇:一种改善轮胎与路面附着系数的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