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磁头设计的自动化机械手臂有效
申请号: | 201820991971.0 | 申请日: | 2018-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575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1 |
发明(设计)人: | 张平;刘广超;王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圣奥塔汽车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J9/04 | 分类号: | B25J9/04;B25J9/16;B25J1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挺立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65 | 代理人: | 倪钜芳 |
地址: | 20000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调节臂 倾度 机械手臂 旋转支臂 侧壁 本实用新型 角度测试仪 自动化机械 微型马达 电磁头 铰接 内壁 手臂 中心位置处 定位功能 基座内部 单片机 输出端 外侧壁 转轴 转动 测量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磁头设计的自动化机械手臂,包括基座、处理框、倾度调节臂、角度测试仪和设定器,所述基座外侧壁的中心位置处固定有处理框,处理框内部的一端安装有单片机,所述处理框的顶端设有旋转支臂,旋转支臂顶端的侧壁上铰接有倾度调节臂,所述倾度调节臂顶端的侧壁上铰接有角倾度调节臂,角倾度调节臂靠近倾度调节臂一端的侧壁上安装有角度测试仪,所述基座内部的顶端与旋转支臂顶端的内壁上以及倾度调节臂顶端的内壁上皆固定有微型马达,微型马达的输出端安装有转轴。本实用新型不仅提高了机械手臂的使用范围,实现了机械手臂的定位功能,而且实现了机械手臂转动角度的测量功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手臂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电磁头设计的自动化机械手臂。
背景技术
机械手臂是机械人技术领域中得到最广泛实际应用的自动化机械装置,在工业制造、医学治疗、娱乐服务、军事、半导体制造以及太空探索等领域都能见到它的身影,尽管它们的形态各有不同,但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能够接受指令,精确地定位到三维(或二维)空间上的某一点进行作业,机械手臂根据结构形式的不同分为多关节机械手臂,直角坐标系机械手臂,球坐标系机械手臂,极坐标机械手臂,柱坐标机械手臂等,然而很多的自动化机械手臂在使用的过程中往往无法实现定位功能,还有些自动化机械手臂在使用的过程中往往没有设置角度测试功能,从而给人们的使用带来了很大的困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磁头设计的自动化机械手臂,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磁头设计的自动化机械手臂,包括基座、处理框、倾度调节臂、角度测试仪和设定器,所述基座外侧壁的中心位置处固定有处理框,处理框内部的一端安装有单片机,所述单片机一侧的处理框内部固定有扬声器,且扬声器的输入端与单片机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处理框远离单片机的一端固定有蓄电池,所述处理框的侧壁上固定有面板,面板顶部的外壁上安装有显示屏,且显示屏的输入端与单片机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处理框的顶端设有旋转支臂,旋转支臂顶端的侧壁上铰接有倾度调节臂,所述倾度调节臂顶端的侧壁上铰接有角倾度调节臂,角倾度调节臂靠近倾度调节臂一端的侧壁上安装有角度测试仪,且角度测试仪的输出端与单片机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角倾度调节臂远离角度测试仪一侧的外壁上安装有定位板,定位板两端的侧壁上皆安装有激光定位器,且激光定位器的输出端与单片机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基座内部的顶端与旋转支臂顶端的内壁上以及倾度调节臂顶端的内壁上皆固定有微型马达,微型马达的输出端安装有转轴,且转轴远离微型马达的一端分别与旋转支臂的底端与倾度调节臂底端的外侧壁以及角倾度调节臂靠近角度测试仪一端的外侧壁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处理框远离扬声器的一端固定有设定器,且设定器的输出端与单片机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倾度调节臂外侧壁的中心位置处固定有荧光灯带,且荧光灯带的输入端与蓄电池的输出端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显示屏下方的面板表面设有扩音网罩。
优选的,所述角倾度调节臂远离角度测试仪的一端安装有电动夹头,且电动夹头的输入端与蓄电池的输出端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处理框一侧的基座表面设有报警器,且报警器的输入端与单片机的输出端电性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圣奥塔汽车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圣奥塔汽车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99197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物料抓取机械手
- 下一篇:一种3D打印而成的桌面教育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