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侧面柱碰缓冲吸能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0908656.7 | 申请日: | 2018-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424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0 |
发明(设计)人: | 姜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敏安电动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5/04 | 分类号: | B62D25/04;B60R19/42 |
代理公司: | 南京九致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07 | 代理人: | 严巧巧 |
地址: | 211100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开发***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吸能结构 门槛内板 外板 门槛梁 缓冲吸能机构 本实用新型 车辆侧面 汽车地板 侧面柱 长度方向截面 门槛 背靠背形式 第二空腔 第一空腔 动力电池 汽车安全 生存空间 吸收碰撞 变形量 减小 空腔 两层 变形 垂直 | ||
1.一种侧面柱碰缓冲吸能机构,包括门槛内板(1)、B柱内板(2)和B柱外板(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吸能结构(4);
所述B柱内板(2)设置在门槛内板(1)和B柱外板(3)之间;
所述门槛内板(1)、B柱内板(2)和B柱外板(3)在靠近汽车地板侧固定,且三者共同组成在垂直门槛长度方向截面为“中”形结构的门槛梁;
所述门槛内板(1)与B柱内板(2)之间形成第一空腔,所述B柱内板(2)和B柱外板(3)之间形成第二空腔;
所述吸能结构(4)分别设置在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面柱碰缓冲吸能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能结构(4)为盒型吸能结构;
定义所述盒型吸能结构的四个侧面形成的包围部为内部,所述四个侧面包围形成的两个底面,分别为第一底面和第二底面;
所述盒型吸能结构的相对侧面在与第一底面和第二底面的连接边分别设置平行第一底面和第二底面的翻边,所述第一底面和第二底面上翻边的方向相反;
所述与盒型吸能结构第一底面和第二底面平行,向内部折弯的翻边为第一固定边(41),向外部折弯的翻边为第二固定边(42);
在第一空腔内部,所述第一固定边(41)与所述B柱内板(2)固定,所述第二固定边(42)与门槛内板(1)固定;
在第二空腔内部,所述第一固定边(41)与所述B柱内板(2)固定,所述第二固定边(42)与B柱外板(3)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侧面柱碰缓冲吸能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盒型吸能结构在B柱内板(2)两侧以背靠背形式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侧面柱碰缓冲吸能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B柱内板(2)两侧沿门槛长度方向设置有若干盒型吸能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侧面柱碰缓冲吸能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边(41)与所述B柱内板(2)通过结构胶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侧面柱碰缓冲吸能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边(42)与门槛内板(1)或B柱外板(3)焊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侧面柱碰缓冲吸能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盒型吸能结构的侧面上设置有加强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敏安电动汽车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敏安电动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908656.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低速电动汽车C柱内板总成
- 下一篇:一种电动汽车侧围外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