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全方位视角的无人车导航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0862227.0 | 申请日: | 2018-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248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1 |
发明(设计)人: | 陈一心;温秀兰;张军;李志;陈经纬;陈宇娥;黄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工程学院 |
主分类号: | G05D1/02 | 分类号: | G05D1/02;B62D63/02;B64D47/08;G05D1/10 |
代理公司: | 南京钟山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52 | 代理人: | 戴朝荣 |
地址: | 211167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处理器模块 无人车 全方位视角 图像 车载摄像头 无人车导航系统 无线通讯模块 摄像头 车况模块 飞控系统 控制模块 采集 驾驶 本实用新型 加速度信息 摄像头采集 路况图像 前方路况 图像传递 图像控制 无线控制 信息传递 行驶方向 传递 | ||
1.一种全方位视角的无人车导航系统,其特征是:包括无人车(1)和无人机(2),所述的无人车(1)上设有车载摄像头(11),车内设有车况模块(12)、微处理器模块(13)以及控制模块(14),所述的车载摄像头(11)采集无人车(1)前方路况图像,并将图像传递至微处理器模块(13),所述的车况模块(12)采集无人车(1)行驶方向、速度以及加速度信息,并将该信息传递至微处理器模块(13),所述的无人机(2)上安装有机载摄像头(21)、飞控系统(22)以及无线通讯模块(23),所述的机载摄像头(21)采集无人车(1)四周的路况图像,并将图像经过无线通讯模块(23)传递至微处理器模块(13),所述的微处理器模块(13)通过车载摄像头(11)传来的图像和机载摄像头(21)传来的图像,获得全方位视角图像,并依据该全方位视角图像控制控制模块(14)驾驶无人车(1),无线控制飞控系统(22)驾驶无人机(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方位视角的无人车导航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车载摄像头(11)和机载摄像头(21)均为3D深度摄像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全方位视角的无人车导航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车况模块(12)包括与无人车驱动电机(14b)相联的测速编码器(12a)以及固定安装在无人车(1)上的加速度传感器(12b),所述的测速编码器(12a)用于测量无人车(1)车速,加速度传感器(12b)用于检测无人车(1)加速度以及加速度方向。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全方位视角的无人车导航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微处理器模块(13)为车载电脑。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全方位视角的无人车导航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无人车(1)的前轮为转向轮,后轮为驱动轮,所述的控制模块(14)包括舵机(14a)和无人车驱动电机(14b),所述的舵机(14a)安装在无人车(1)前部,与无人车(1)的转向轮传动连接,所述的舵机(14a)与微处理器模块(13)信号连接,所述的微处理器模块(13)控制舵机(14a)对转向轮转向,所述的无人车驱动电机(14b)与驱动轮传动连接,所述的无人车驱动电机(14b)与微处理器模块(13)连接,所述的微处理器模块(13)能控制无人车驱动电机(14b)运作,使驱动轮以预定速度转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全方位视角的无人车导航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无人机(2)上安装有避障雷达(24),所述的避障雷达(24)与飞控系统(22)信号连接,所述的飞控系统(22)包括飞行主控模块、信号调理及接口模块、数据采集模块以及飞行舵机驱动模块,所述的飞行主控模块分别与避障雷达(24)、信号调理及接口模块、数据采集模块以及飞行舵机驱动模块连接,所述的飞行舵机驱动模块用于控制无人机飞行方向和飞行速度,所述的微处理器模块(13)传来的信号经信号调理及接口模块传递至飞行主控模块,所述的飞行主控模块通过微处理器模块(13)的信号以及避障雷达(24)的信号确定无人机(2)飞行方向和速度,并控制飞行舵机驱动模块驱动无人机按预定方向和速度飞行。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全方位视角的无人车导航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机载摄像头(21)通过无线通讯模块(23)与一服务器模块信号连接,所述的服务器模块与微处理器模块(13)信号连接,所述的机载摄像头(21)采集的无人车(1)四周的路况图像先传送到服务器模块,再由服务器模块转发至微处理器模块(13)。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全方位视角的无人车导航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服务器模块是基于TCP协议的网络服务程序,所述的无线通讯模块(23)采用ESP8266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工程学院,未经南京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862227.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彩色图像和单色图像的图像处理
- 图像编码/图像解码方法以及图像编码/图像解码装置
- 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图像读取装置、图像处理方法
- 图像解密方法、图像加密方法、图像解密装置、图像加密装置、图像解密程序以及图像加密程序
- 图像解密方法、图像加密方法、图像解密装置、图像加密装置、图像解密程序以及图像加密程序
-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程序以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程序、以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形成设备、图像形成系统和图像形成方法
- 图像编码装置、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程序、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编码装置、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程序、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