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并列式无人电动直升机飞行平台有效
申请号: | 201820689585.6 | 申请日: | 2018-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608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9 |
发明(设计)人: | 张钦民;朱秋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天翔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4C39/02 | 分类号: | B64C39/02;B64D4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孙辉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番***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旋翼系统 电动直升机 飞行平台 并列式 连接梁 飞行控制系统 载物平台 本实用新型 续航 并列 飞行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并列式无人电动直升机飞行平台,包括:第一电动旋翼系统、第二电动旋翼系统、连接梁、载物平台和飞行控制系统,其中,连接梁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电动旋翼系统和第二电动旋翼系统连接,载物平台固定连接于连接梁的下方,飞行控制系统设置于第一电动旋翼系统或第二电动旋翼系统上,用于控制第一电动旋翼系统和第二电动旋翼系统的同步飞行。该并列式无人电动直升机飞行平台将两个无人电动直升机并列结合起来,能大大提高无人电动直升机的续航时间和载重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航空航天技术领域,特别提供了一种并列式无人电动直升机飞行平台。
背景技术
无人电动直升机作为航空技术极具特色的创造之一,极大的拓展了飞行器的应用范围,可以广泛的应用在运输、巡逻、旅游、救护等多个领域。其突出特点是可以做低空(离地面数米)、低速(从悬停开始)和机头方向不变的机动飞行,特别是可在小面积场地垂直起降。由于这些特点使其在物流运输、农林植保、地质勘探、护林灭火、空中摄影等方面具有广阔的用途及发展前景。
无人电动直升机使用电动力推进系统代替内燃机动力,从而获得了很多优点和独特品质。最突出的优点是节能环保,效率高能耗低,同时实现接近零排放,噪声和振动水平很低,是名符其实的环境友好飞机。此外,还具有安全可靠(不会发生爆炸和燃料泄漏)、结构简单、操作使用简便、维修性好、费用低、经济性好等特点。然而,无人电动直升机一直存在着续航时间短、载重量小等缺点。
因此,如何提高无人电动直升机的续航时间和载重量,成为人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并列式无人电动直升机飞行平台,以解决现有无人电动直升机续航时间短和载重量小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并列式无人电动直升机飞行平台,包括:第一电动旋翼系统、第二电动旋翼系统、连接梁、载物平台和飞行控制系统,其中,连接梁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电动旋翼系统和第二电动旋翼系统连接,载物平台固定连接于连接梁的下方,飞行控制系统设置于第一电动旋翼系统或第二电动旋翼系统上,用于控制第一电动旋翼系统和第二电动旋翼系统的同步飞行。
优选,第一电动旋翼系统和第二电动旋翼系统均包括机身、旋翼、起落架、电动力系统和电池组,其中,电池组与电动力系统连接,并列安装于机身的中部,电动力系统与旋翼连接,用于控制旋翼旋转,起落架对称安装于机身的下方,飞行控制系统分别与第一电动旋翼系统和第二电动旋翼系统上的电动力系统连接。
进一步优选,载物平台与连接梁的中间位置连接。
进一步优选,连接梁的两端分别连接于第一电动旋翼系统和第二电动旋翼系统的机身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并列式无人电动直升机飞行平台是由两个无人电动直升机并列结合而形成的直升机系统,飞行控制系统可控制两个无人电动直升机同步飞行,以保证两个无人电动直升机飞行状态的一致性,连接梁连接于两个无人电动直升机之间,其下连接有载物平台,载物平台可用于农药喷洒、物流运输等,该并列式无人电动直升机飞行平台能大大提高无人电动直升机的续航时间和载重量。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并列式无人电动直升机飞行平台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并列式无人电动直升机飞行平台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具体的实施方案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解释,但并不局限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天翔航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天翔航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68958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单旋翼无人机的尾翼机构
- 下一篇:一种植保用新型高效无人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