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变速器散热装置及汽车有效
申请号: | 201820609727.3 | 申请日: | 2018-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683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1 |
发明(设计)人: | 索乾;许少华;王超;刘文超;李甫;陈浩;王惠征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57/04 | 分类号: | F16H5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泽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9 | 代理人: | 莎日娜 |
地址: | 0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变速器 导轨凹槽 通气筒 扇叶 散热装置 一端设置 中心轴 阀芯 封口 本实用新型 套筒状结构 最底端位置 导气结构 排气结构 排气效率 预设夹角 扰动 密封性 通气管 联通 内壁 通孔 凸台 汽车 转动 堵住 移动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变速器散热装置及汽车,包括:通气筒主体和设置在通气筒主体上的阀芯;通气筒主体为一端封口、另一端设置有第一通孔的套筒状结构,在通气筒主体的内壁设置有导轨凹槽,导轨凹槽的中心轴与通气筒主体的中心轴之间形成预设夹角;在导轨凹槽的最底端位置处设置有与外界联通的导气结构,阀芯包括:多个扇叶;多个扇叶的一端相互连接,多个扇叶的另一端设置在导轨凹槽中,用于沿导轨凹槽移动;通气管主体与变速器凸台连接。在变速器工作时,通过气体的扰动带动扇叶转动,增加排气效率,并在变速器停止工作时,依靠重力使得扇叶的另一端堵住排气结构,增加了变速器散热装置的密封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变速器散热装置及汽车。
背景技术
在汽车行驶时,通过改变变速箱中不同的齿轮速比,可以使得汽车实现不同的扭矩与转速传递,扭矩传递过程中需要用变速器中的油液作为润滑剂,以便降低齿轮与变速器本体内其它旋转零部件啮合时产生的热量。
目前,汽车的变速器凸台通常具有通孔设计,并在变速器凸台上连接一根常开通气管进行通气,当变速器工作时,齿轮相互啮合,油液温度升高,当温度达到一定条件下,导致油液蒸发,引起变速器内部压力升高,此时通过常开通气管进行排气,保持变速器内外压力平衡。
但是,在目前方案中,通气管为常开孔设计,当变速器停止工作时,由于变速器内部压力较低,通气管停止排气,此时外界灰尘等杂物易通过通气管进入变速器,使得排气管密封性较差,并且,通气管不具有辅助排气功能,排气效率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变速器散热装置及汽车,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变速器散热装置的排气管密封性较差,通气管不具有辅助排气功能,排气效率较差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变速器散热装置,所述变速器散热装置包括:
通气筒主体和设置在所述通气筒主体上的阀芯;
所述通气筒主体为一端封口、另一端设置有第一通孔的套筒状结构,在所述通气筒主体的内壁设置有导轨凹槽,所述导轨凹槽的中心轴与所述通气筒主体的中心轴之间形成预设夹角;
在所述导轨凹槽的最底端位置处设置有与外界联通的导气结构,所述导气结构用于将所述通气筒主体内的气体导向外界;
所述阀芯包括:多个扇叶;
所述多个扇叶的一端相互连接,所述多个扇叶的另一端设置在所述导轨凹槽中,用于沿所述导轨凹槽移动;
所述通气筒主体另一端的第一通孔与设置在所述变速器凸台上的第二通孔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阀芯还包括:
多个球套结构;
所述球套结构设置在所述扇叶的另一端;
所述球套结构包括:球销套和滚珠;
所述球销套与所述扇叶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滚珠的一端设置在所述球销套中,所述滚珠的另一端设置在所述导轨凹槽中。
进一步的,所述阀芯包括:
第一扇叶、第二扇叶和第三扇叶;
所述第一扇叶、所述第二扇叶和所述第三扇叶的一端相互连接,所述第一扇叶、所述第二扇叶和所述第三扇叶同向的一侧设置有支撑轴,所述支撑轴的一端与所述球销套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扇叶、所述第二扇叶和所述第三扇叶之间形成的夹角为120度。
进一步的,所述阀芯还包括:
电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60972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