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建筑渣土运输车辆防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581672.X | 申请日: | 2018-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768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5 |
发明(设计)人: | 林师初;钱森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师初 |
主分类号: | B62D33/027 | 分类号: | B62D33/027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科融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6 | 代理人: | 陈思聪 |
地址: | 325205 浙江省温州市瑞安市东***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套筒 固定杆 连接板 上端侧壁 固定销 运输车 车厢 侧壁 拦板 本实用新型 防漏装置 建筑渣土 运输车辆 中空结构 转轴转动 渣土 固定槽 中拦板 掉落 贯穿 竖直 晃动 匹配 开口 行驶 延伸 运输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建筑渣土运输车辆防漏装置,包括运输车,所述运输车上设有车厢,所述车厢远离运输车的上端侧壁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拦板,所述车厢的侧壁固定有套筒,且套筒中贯穿有固定杆,所述套筒的上端侧壁竖直设有固定销,且固定销贯穿至套筒中设置,所述固定杆的上端侧壁设有与固定销匹配的固定槽,所述拦板靠近套筒的侧壁固定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为中空结构,所述连接板靠近套筒的侧壁设有开口,且固定杆延伸至连接板中设置,所述固定杆为中空结构。本实用新型可将拦板固定在车厢上,防止运输车在行驶的过程中拦板发生晃动,造成渣土掉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渣土运输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建筑渣土运输车辆防漏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各项建筑蒸蒸日上,由建筑带来的渣土量很大。必须通过运输车辆运至特定地点作统一处理。由于运输车辆结构的特殊性,渣土的倾倒是配备在车辆上的提升装置使车辆倾斜实现自动倾倒,因此运输车辆的拦板是铰接连接在车厢上方的,下方只借助挡杆拦住,倾倒渣土前必须手动解除该连接,这样当倾倒渣土时,在车厢前部抬起的同时,拦板的下侧自动张开让渣土倒出,但是现有的挡杆只是简单的将拦板挡住,拦板不能与车厢紧密的贴合在一起,运输车在行驶的过程中会产生颠簸,造成拦板晃动,导致车厢中的渣土洒落出来,污染道路,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建筑渣土运输车辆防漏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现有的挡杆只是简单的将拦板挡住,拦板不能与车厢紧密的贴合在一起,运输车在行驶的过程中会产生颠簸,造成拦板晃动,导致车厢中的渣土洒落出来,污染道路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建筑渣土运输车辆防漏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建筑渣土运输车辆防漏装置,包括运输车,所述运输车上设有车厢,所述车厢远离运输车的上端侧壁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拦板,所述车厢的侧壁固定有套筒,且套筒中贯穿有固定杆,所述套筒的上端侧壁竖直设有固定销,且固定销贯穿至套筒中设置,所述固定杆的上端侧壁设有与固定销匹配的固定槽,所述拦板靠近套筒的侧壁固定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为中空结构,所述连接板靠近套筒的侧壁设有开口,且固定杆延伸至连接板中设置,所述固定杆为中空结构,所述固定杆的内壁通过第一转动件转动连接有横向设置的转杆,且转杆远离第一转动件的一端贯穿固定杆的侧壁设置,所述转杆的侧壁套设有第一斜齿轮,所述固定杆的内壁均通过第二转动件转动连接有两个竖直设置的螺纹杆,且两个螺纹杆分别位于转杆的两侧,两个所述螺纹杆远离第二转动件的一端均设有与第一斜齿轮匹配的第二斜齿轮,两个所述螺纹杆的侧壁均套设有与其匹配的螺母,且螺母的侧壁横向设有第一连杆,所述固定杆的两侧侧壁均设有凹槽,且凹槽中设有卡块,所述连接板的内壁设有与卡块匹配的卡槽,所述第一连杆远离螺母的一端竖直设有第二连杆,且第二连杆贯穿凹槽的侧壁并与卡块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固定销的两侧侧壁均横向设有横板,且横板通过弹簧与套筒的上端侧壁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套筒的下端内壁设有滑槽,且固定杆通过滑块与滑槽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凹槽的两侧侧壁均设有滑腔,且卡块通过滑杆与滑腔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固定杆的侧壁还横向设有拉杆,且拉杆位于转杆的一侧设置。
优选的,所述转杆上还包裹有海绵保护套。
本实用新型通过卡块与卡槽的卡接,将拦板连接板固定在固定杆上,并且利用固定销与固定槽的卡接将固定杆固定在套筒中,从而实现将拦板固定在车厢上的目的,防止在运输车行驶的时候拦板晃动,从而保证渣土不会洒落出来,保持路面的清洁,而且通过转杆来控制卡块与卡槽的卡接,不仅固定效果好,而且连接稳定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建筑渣土运输车辆防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师初,未经林师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58167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