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门槛梁总成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0491189.2 | 申请日: | 2018-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595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1 |
发明(设计)人: | 田淑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昌金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1/15 | 分类号: | B62D21/15;B62D25/00 |
代理公司: | 南昌赣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6129 | 代理人: | 王超;刘锦霞 |
地址: | 330500 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新***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缓冲装置 门槛梁 汽车门槛 总成结构 承压杆 缓冲座 本实用新型 弹性柱 弹簧 上板 下板 冲击力 汽车技术领域 自身弹性作用 侧面碰撞 侧碰性能 形变 安装孔 安装块 工艺性 容腔 抵挡 挤压 缓解 外部 汽车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门槛梁总成结构,属于汽车技术领域。包括门槛梁、固定于门槛梁两端且开设有安装孔的两个安装块、以及缓冲装置;门槛梁的中间位置开设有用于放置缓冲装置的容腔;缓冲装置包括上板、两个弹性柱、两个弹簧、以及下板;还包括缓冲座和两个承压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门槛梁总成结构,通过设置的缓冲装置、缓冲座、以及两个承压杆,缓冲装置包括上板、两个弹性柱、两个弹簧、以及下板;当门槛梁遇到撞击挤压时,缓冲装置将利用自身弹性作用抵挡外部的冲击力,减少其在侧面碰撞时的形变,提高汽车的侧碰性能;缓冲座进一步缓解门槛梁受到的冲击力,承压杆能够减轻门槛梁的压力;且结构简单、实用性强、工艺性好及成本低。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汽车门槛梁总成结构。
背景技术
门槛梁是汽车车身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连接侧围与地板,在侧面碰撞过程中门槛梁强度的大小直接影响到乘员舱变形的大小,乘员舱弯曲变形大,则易导致侧面碰撞中对乘员的伤害过大,现有的门槛梁结构机械强度较弱,侧面碰撞时门槛梁对冲击力的防御低,容易发生不规则扭转变形,侵入量过大。目前也有一些改进的门槛梁结构通过加强局部结构来提高其强度,如增加门槛梁与B柱的搭接面积、优化断面结构等,但效果不甚理想,结构复杂,成本高,加工难度大等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出一种汽车门槛梁总成结构,通过设置的缓冲装置、缓冲座、以及两个承压杆,缓冲装置包括上板、两个弹性柱、两个弹簧、以及下板;当门槛梁遇到撞击挤压时,缓冲装置将利用自身弹性作用抵挡外部的冲击力,减少其在侧面碰撞时的形变,提高汽车的侧碰性能;缓冲座进一步缓解门槛梁受到的冲击力,承压杆能够减轻门槛梁的压力;且结构简单、实用性强、工艺性好及成本低。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门槛梁总成结构,包括门槛梁、固定于所述门槛梁两端且开设有安装孔的两个安装块、以及缓冲装置;所述门槛梁的中间位置开设有用于放置所述缓冲装置的容腔;所述缓冲装置包括上板、相对设置的两个弹性柱、套设于所述弹性柱上的两个弹簧、以及下板;所述弹性柱的顶部与所述上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弹性柱的底部与所述下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上板的顶部与所述门槛梁顶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下板的底部与所述门槛梁底板的顶部固定连接;还包括均设于所述容腔内的缓冲座和相互倾斜设置的两个承压杆;所述缓冲座和所述承压杆均位于两个所述弹性柱之间;所述缓冲座的底部与所述下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承压杆的一端与所述上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承压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缓冲座的顶部固定连接
优选地,两个所述承压杆的所述另一端相抵接;两个所述承压杆连接形成V型形状。
优选地,还包括设于所述门槛梁外壁的多个缓冲条。
优选地,所述缓冲条的截面形状为长方形。
优选地,所述缓冲条的材料为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门槛梁总成结构,通过设置的缓冲装置、缓冲座、以及两个承压杆,缓冲装置包括上板、两个弹性柱、两个弹簧、以及下板;当门槛梁遇到撞击挤压时,缓冲装置将利用自身弹性作用抵挡外部的冲击力,减少其在侧面碰撞时的形变,提高汽车的侧碰性能;缓冲座进一步缓解门槛梁受到的冲击力,承压杆能够减轻门槛梁的压力;且结构简单、实用性强、工艺性好及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汽车门槛梁总成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图1中A-A处的剖视图。
图中:1、门槛梁;11、容腔;2、安装块;3、缓冲装置;31、上板;32、弹性柱;33、弹簧;34、下板;4、缓冲座;5、承压杆;6、缓冲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昌金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昌金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49118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铝挂车悬挂加强板及铝挂车
- 下一篇:汽车前纵梁及骨架式车身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