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发动机后悬置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1820482525.7 | 申请日: | 2018-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530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6 |
发明(设计)人: | 刘志鹏;李令兵;卢元燕;殷金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5/12 | 分类号: | B60K5/12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2 | 代理人: | 周放;尚世浩 |
地址: | 23060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安装孔 本实用新型 第二连接部 第一连接部 后悬置支架 发动机 怠速状态 总成连接 变速箱 长圆形 后悬置 抖动 方向盘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发动机后悬置支架,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设有长圆形的第一安装孔,并通过所述第一安装孔与后悬置总成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设有圆形的第二安装孔,并通过所述第二安装孔与变速箱连接。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改善车辆在怠速状态下方向盘发生抖动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悬置系统,特别是一种发动机后悬置支架。
背景技术
在四点式的发动机悬置系统中,左、右悬置主要起支撑作用,前、后悬置主要起限位作用。由于四点式悬置点数目增多,车身变形时,容易出现悬置点错位的情况,使发动机或支架受力过大而造成损坏。现有技术中,某些支架设计不合理,还会导致四点悬置的过约束,此时前、后悬置也会对发动机有很大的支撑力,影响整车隔振,例如某乘用车发动机的设计姿态为后仰15°,后悬置支架与后悬置安装孔位设计偏差只有2mm,但是实际发动机后仰角度超过15°,支架孔位偏孔为11mm,实际安装状态下后悬置需要上抬发动机,导致后悬置受到较大Z向压力,前悬置受到X向压力。受较大预紧力的情况下,悬置隔振性能无法保证(前后悬置实际状态最小隔振率只有10dB),在怠速状态下,会发生方向盘抖动,尤其是开空调工况下,负载加大,怠速抖动加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发动机后悬置支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技术问题,它能够有效改善车辆在怠速状态下方向盘发生抖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发动机后悬置支架,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设有长圆形的第一安装孔,并通过所述第一安装孔与后悬置总成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设有圆形的第二安装孔,并通过所述第二安装孔与变速箱连接。
前述的发动机后悬置支架,优选地,所述第一安装孔的尺寸为11mm×16mm。
前述的发动机后悬置支架,优选地,所述第二连接部还设有安装座,通过所述安装座固定换挡拉丝总成。
前述的发动机后悬置支架,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部呈U形结构,从两侧与所述后悬置总成进行连接。
前述的发动机后悬置支架,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部的端部设有加强凸台。
前述的发动机后悬置支架,优选地,所述第二连接部的端部按照所述变速箱的外轮廓进行仿形设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发动机后悬置支架,一端连接后悬置总成,另一端连接变速箱,对后悬置的位置进行限位,且通过长圆形的第一安装孔与后悬置总成连接,可以在满足可靠性的基础上,尽量使后悬置在怠速工况下不受或者少受发动机预紧力,有效解决了因发动机姿态偏差导致的怠速方向盘抖动问题;且长圆形的第一安装孔结构简单,相对于圆孔结构不需要额外增加成本,安装可靠性也不受影响,而且便于后期维护检修,可根据车辆的实际发动机姿态,调整螺栓安装位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发动机后悬置支架的轴侧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发动机后悬置支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发动机后悬置支架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发动机后悬置支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发动机后悬置支架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1-第一连接部,111-第一安装孔,112-加强凸台,12-第二连接部,121-第二安装孔,13-安装座,2-后悬置总成,3-变速箱,4-换挡拉丝总成。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48252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发动机悬置胶垫总成
- 下一篇:一种动力混合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