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系统的调节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394717.2 | 申请日: | 2018-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490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7 |
发明(设计)人: | 王志伟;李国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绿驰汽车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3/12 | 分类号: | B60L3/12;B60L15/20 |
代理公司: | 郑州博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1137 | 代理人: | 荣永辉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动力系统 功率差 新能源汽车 功率信号 功率补偿电路 速度检测电路 本实用新型 电路 安全隐患 电路连接 调节装置 功率补偿 扭矩检测 驾驶 行驶 输出功率差 乘法运算 行驶动力 行驶指令 指令信号 电动机 乘法器 脉冲 两路 转矩 输出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的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系统的调节装置,包括速度检测电路、扭矩检测电路、功率差电路、功率补偿电路,速度检测电路、扭矩检测电路连接功率差电路,功率差电路连接功率补偿电路,能对动力系统进行功率补偿,保证实际行驶动力系统与行驶指令对应的动力系统步调一致,提高了驾驶效果,避免了安全隐患。本实用新型构思巧妙、结构简单,将新能源汽车行驶时电动机的转速和转矩送到乘法器IC1进行乘法运算计算出功率信号,此功率信号与接收行驶的指令信号对应的功率信号进行比较,输出功率差调节PWM控制器,输出两路频率一定、脉冲宽度随功率差变换的PWM信号,进行功率补偿,提高了驾驶效果,避免了安全隐患。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技术领域,特别是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系统的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新能源汽车包括纯电动汽车、增程式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氢发动机汽车、其他新能源汽车等,其中纯电动汽车由于废气排放量很低被广泛推广,其是一种采用单一蓄电池作为储能动力源的汽车,它利用蓄电池作为储能动力源,通过电池向电动机提供电能,驱动电动机运转,从而推动汽车行驶。
目前,新能源汽车在行驶中动力系统仅有检测的功能,无法根据检测的动力系统的性能与新能源汽车接收行驶的指令对应的动力系统进行修正,使得新能源汽车实际行驶速度与接收档位标准速度不一致,影响行驶效果,尤其制动时,不能及时制动,会造成行车事故。
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的新的方案来解决此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系统的调节装置,能对动力系统进行功率补偿,保证实际行驶动力系统与行驶指令对应的动力系统步调一致,提高了驾驶效果,避免了安全隐患。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包括速度检测电路、扭矩检测电路、功率差电路、功率补偿电路,速度检测电路、扭矩检测电路连接功率差电路,功率差电路连接功率补偿电路;
所述功率差电路包括乘法器IC1,乘法器IC1的引脚2连接电源+15V,乘法器IC1的引脚5连接电源-15V,乘法器IC1的引脚7、引脚8、引脚9、引脚10连接地,乘法器IC1的引脚3分别连接乘法器IC1的引脚4、电阻R7的一端,电阻R7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接地电阻R6的一端,运算放大器AR1的同相输入端,运算放大器AR1的反相输入端分别连接电阻R8的一端、电阻R9的一端,电阻R8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6的一端、电位器RP1的上端,电阻R6的另一端连接电源+5V,电位器RP1的下端和可调端连接地,电阻R8的另一端分别连接运算放大器AR1的输出端、电阻R9的一端,电阻R9的另一端分别连接运算放大器AR1的输出端、电阻R11的一端,电阻R11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接地电容C3的一端、稳压管Z1的正极、稳压管Z2的负极,稳压管Z1的负极连接电源+15V,稳压管Z2的正极连接地。
优选的,所述功率补偿电路包括PWM控制器U1,PWM控制器U1的引脚2连接电阻R11的另一端,PWM控制器U1的引脚8、引脚11、引脚12接电源+12V, PWM控制器U1的引脚4、引脚7接地, PWM控制器U1的引脚5连接电容C4的一端,电容C4的另一端接地, PWM控制器U1的引脚6连接电阻R13的一端,电阻R13的另一端接地,PWM控制器U1的引脚13、引脚14、引脚16连接电阻R12一端,电阻R12另一端连接地,PWM控制器U1的引脚10分别连接驱动管Q2的基极、二极管D2的正极、电阻R14的一端,电阻R14的另一端接地,驱动管Q2的发射极分别连接二极管D10的负极、连接功率逆变器控制一端,驱动管Q2的集电极接地,PWM控制器U1的引脚9分别连接驱动管Q3的基极、二极管D3的正极、电阻R15的一端,电阻R15的另一端接地,驱动管Q3的发射极分别连接二极管D3的负极、连接功率逆变器控制另一端,驱动管Q3的集电极接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绿驰汽车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未经绿驰汽车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39471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拆卸的汽车仪表盘
- 下一篇:一种高铁受电弓除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