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辆便捷入座系统的座椅靠背解锁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0366010.0 | 申请日: | 2018-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855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3 |
发明(设计)人: | 王可强;黄婵;刘栋;董晶晶;何晓东;刘颖;陈志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延锋安道拓汽车部件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N2/22 | 分类号: | B60N2/22 |
代理公司: | 重庆为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6 | 代理人: | 余锦曦 |
地址: | 401122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功能孔 调角器 解锁 解锁机构 座椅靠背 本实用新型 操纵组件 锁定组件 限位拨片 干涉点 连杆组 端头 基板 轴部 功能需求 系统要求 轴孔配合 中心点 孔壁 嵌入 转动 装配 零部件 | ||
1.一种车辆便捷入座系统的座椅靠背解锁机构,包括基板(14)以及设置在基板(14)上的操纵组件和锁定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组件包括调角器解锁端头(11)和限位拨片(12),所述操纵组件包括用于带动限位拨片(12)转动的执行连杆组和用于带动执行连杆组的调角器解锁连杆(13),该调角器解锁连杆(13)上具有功能孔(131),所述调角器解锁端头(11)的轴部(111)嵌入功能孔(131)中,并与功能孔(131)轴孔配合,所述功能孔(131)的孔壁上具有至少一个干涉点,该干涉点与功能孔(131)中心点的距离小于轴部(111)的最大半径;
当调角器解锁连杆(13)从锁定位置转动至解锁位置时,调角器解锁端头(11)和限位拨片(12)均能够从锁定位置转动至解锁位置;当调角器解锁端头(11)从锁定位置转动至解锁位置时,调角器解锁连杆(13)和限位拨片(12)均处于锁定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便捷入座系统的座椅靠背解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孔(131)包括两两相对设置的两个圆弧段(131a)和两个凸出段(131b),所述凸出段(131b)的最大孔径小于圆弧段(131a)的孔径,各个凸出段(131b)上均具有至少一个所述干涉点;
所述轴部(111)包括两两相对设置的两个弧形段(111a)和两个内切段(111b),所述弧形段(111a)的长度小于圆弧段(131a)的长度,所述内切段(111b)的最大孔径小于弧形段(111a)的孔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便捷入座系统的座椅靠背解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段(111a)的曲率等于圆弧段(131a)的曲率。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车辆便捷入座系统的座椅靠背解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切段(111b)为平面结构,所述凸出段(131b)为与内切段(111b)相适应的“V”形平面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便捷入座系统的座椅靠背解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执行连杆组包括执行连杆(16)和中间连杆Ⅱ(15),所述执行连杆(16)的中部可转动地安装在基板(14)上,该执行连杆(16)的一端用于带动限位拨片(12)转动,另一端与中间连杆Ⅱ(15)的一端铰接,所述中间连杆Ⅱ(15)的另一端与调角器解锁连杆(13)的一端铰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便捷入座系统的座椅靠背解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操纵组件还包括解锁摇杆(17)和中间连杆Ⅰ(18),所述中间连杆Ⅰ(18)的一端与调角器解锁连杆(13)远离中间连杆Ⅱ(15)的一端铰接,另一端与解锁摇杆(17)的一端铰接,所述解锁摇杆(17)的中部可转动地安装在基板(14)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便捷入座系统的座椅靠背解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解锁摇杆(17)、中间连杆Ⅰ(18)、调角器解锁连杆(13)和中间连杆Ⅱ(15)位于基板(14)的其中一侧表面,所述限位拨片(12)和执行连杆(16)位于基板(14)的另一侧表面。
8.根据权利要求5~7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便捷入座系统的座椅靠背解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14)上具有导向限位孔(141),所述中间连杆Ⅱ(15)和执行连杆(16)通过销轴(19)铰接,该销轴(19)穿过导向限位孔(141)。
9.根据权利要求5~7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便捷入座系统的座椅靠背解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拨片(12)可转动地安装在基板(14)上,并弹性地支撑在执行连杆(16)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便捷入座系统的座椅靠背解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14)通过调角器(1)与转动板(2)转动连接,所述调角器解锁端头(11)穿过基板(14)后与调角器(1)连接,用于锁定或解锁调角器(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延锋安道拓汽车部件系统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延锋安道拓汽车部件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36601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竖向可调节座椅靠垫
- 下一篇:汽车易进入解锁机构芯轴支撑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