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驻车制动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0353521.9 | 申请日: | 2018-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896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9 |
发明(设计)人: | 葛飞;陈杰;张超;苏媛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D51/22 | 分类号: | F16D51/22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2 | 代理人: | 周放;逄京喜 |
地址: | 23060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动 领蹄 固定轴 弧形开口 蹄片 驻车制动器 辅助弹性 制动底板 回位件 本实用新型 配合面 挡片 回位弹簧 完全分离 相对设置 中部位置 轴向方向 安装槽 上移动 有效地 制动鼓 偏磨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驻车制动器,其包括一端固定在制动底板上的固定轴、相对设置在制动底板上的制动领蹄片和制动从蹄片,制动领蹄片的弧形开口端和制动从蹄片的弧形开口端分别位于固定轴的两侧,其还包括辅助弹性回位件和挡片,辅助弹性回位件的一端与制动领蹄片的中部位置相连,辅助弹性回位件的另一端与制动底板相连;固定轴上具有用于与制动领蹄片的弧形开口端和制动从蹄片的弧形开口端相配合的配合面;挡片设置在固定轴的回位弹簧安装槽与配合面之间。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驻车制动器,其能够较好地避免制动领蹄片与制动鼓无法完全分离而产生的拖磨、偏磨问题,且还能够有效地防止制动领蹄片和制动从蹄片在固定轴的轴向方向上移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制动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驻车制动器。
背景技术
汽车的制动一般分为行车制动和驻车制动两种情况。驻车制动即所谓车辆停车驻坡,此时驻车制动器显得比较重要,既要能够实现驻车功能,同时结构又需要简单可靠。
现有的驻车制动器,是通过驻车机构拉动驻车拉臂,驻车拉臂通过连杆机构的运动将力传递到制动蹄片上,从而撑开制动蹄片,实现驻车。当松开驻车拉丝时,制动蹄片由回位弹簧复位。如图1所示为现有驻车制动器的结构,固定轴14的一端固定在底板11上,制动领蹄片12和制动从蹄片13的弧形开口端分别位于固定轴14的两侧,由于在上回位簧15、下回位簧16的作用下,通常是制动从蹄片13先与制动鼓分离,然后制动领蹄片12再在回位簧力的作用下与制动鼓分开,但是整个驻车制动器的结构为自增力式结构,即上述蹄片及其附件可以相对底板11相对运动,所以经常会导致制动领蹄片12无法完全回位,即引起拖磨、经常拖磨该制动领蹄片12将会导致驻车制动器的偏磨,引起制动效能下降,驻车制动器的制动效果较差;同时制动领蹄片12与制动从蹄片13相对于固定轴14在轴向有相对运动空间,这将会导致在车辆行驶中颠簸时,上述两蹄片相对于固定轴14会发生相对运动,从而使得其制动效能被降低,还会导致部分零部件脱离驻车制动器而散架,最终使汽车存在制动系统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驻车制动器,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驻车制动器,其包括一端固定在制动底板上的固定轴、相对设置在所述制动底板上的制动领蹄片和制动从蹄片,所述制动领蹄片的弧形开口端和所述制动从蹄片的弧形开口端分别位于所述固定轴的两侧,其还包括辅助弹性回位件和挡片,所述辅助弹性回位件的一端与所述制动领蹄片的中部位置相连,所述辅助弹性回位件的另一端与所述制动底板相连;所述固定轴上具有用于与所述制动领蹄片的弧形开口端和所述制动从蹄片的弧形开口端相配合的配合面;所述挡片设置在所述固定轴的回位弹簧安装槽与所述配合面之间。
优选地,所述制动领蹄片的中部位置设置有用于与所述辅助弹性回位件相连接的连接孔。
优选地,所述制动底板上设置有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辅助弹性回位件相连接的安装孔。
优选地,所述安装支架包括横板和竖板,所述横板的一端与所述竖板的一端相连并构成L型结构,所述横板与所述制动底板固定连接,所述安装孔设置在所述竖板上。
优选地,所述辅助弹性回位件为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钩挂在所述连接孔中,所述弹簧的另一端钩挂在所述安装孔中。
优选地,所述挡片为与所述固定轴一体成型的环状凸起。
优选地,所述挡片套装在所述固定轴上。
优选地,所述挡片为弹性圆环片,所述弹性圆环片上具有沿轴向贯穿的安装开口,所述固定轴上设置有与所述弹性圆环片相配合的环形卡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35352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