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接口CPU模块有效
申请号: | 201820192446.2 | 申请日: | 2018-0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807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8 |
发明(设计)人: | 夏好广;王立文;黄志平;张明;余健;王刚;阎兆允;陈锦熠;谷学冕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北京纵横机电技术开发公司;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机车车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6F13/10 | 分类号: | G06F13/10;G06F15/17;G06F15/7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王涛;贾磊 |
地址: | 10008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器 内存控制接口 以太网接口 多接口 两路 两组 桥片 本实用新型 存储芯片 控制接口 内存芯片 时序要求 以太网桥 组存储 存储 传输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接口CPU模块,包括:SOC部分,包括至少两路PCIE接口、两组USB接口、一组LPC接口、一组SATA接口、两组UART接口、一组SPI接口、一组VGA接口、一组存储控制接口及一组内存控制接口;存储部分,其内存芯片通过内存控制接口与SOC部分连接,其存储芯片通过一组SATA接口与SOC部分连接;PCIE部分,两路PCIE接口分别通过一个以太网桥片连接至以太网接口,以太网接口连接至连接器;ISA部分,其ISA桥片通过LPC接口连接至SOC部分,SIA桥片从SOC部分得到的ISA信号,通过ISA总线同时传输至连接器及FPGA的I/O引脚;FPGA根据时序要求引出I/O到连接器;FPGA连接至CAN控制器,通过CAN总线连接至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现场总线通讯技术,特别是关于一种多接口CPU模块。
背景技术
ISA总线(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工业标准体系结构)是IBM公司为PC制定的总线标准,允许多个CPU共享系统资源,兼容性好,它在上个世纪80年代是最广泛采用的系统总线,ISA总线的时钟频率是8MHZ,数据传输的最高传输速率是16M/S。可见,ISA总线传输速率过低、CPU占用率高、占用硬件中断资源。另外,在工业领域目前很多CPU芯片或模块不再支持ISA总线,进而采用通信更快且有效的总线(如PCI、LPC)。
由于ISA总线本身的技术优势,目前仍有大量的外围设备仍然沿用了标准的ISA总线,但是要实现与CPU通讯必须进行协议转换。另外,当前工业控制的很多设备只是沿用了ISA总线的局部功能,标准的总线无法直接与此类设备连接,不够灵活。
在工业控制当中,控制设备的CPU板卡往往要与不同接口的设备进行通讯,如以太网接口、串口、CAN总线接口等等,如果根据不同的需求每次都单独设计对应的CPU板卡,由于CPU板卡设计及制造工艺要求高,难免造成费用及风险的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接口CPU模块,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CPU无法与ISA总线直接通讯的问题以及接口资源不丰富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接口CPU模块,包括:SOC部分、存储部分、PCIE部分、ISA部分及连接器;
所述SOC部分,包括至少两路PCIE接口、两组USB接口、一组LPC接口、一组SATA接口、两组UART接口、一组SPI接口、一组VGA接口、一组存储控制接口及一组内存控制接口;
所述存储部分,由内存芯片及存储芯片组成,所述内存芯片通过所述内存控制接口与所述SOC部分连接,所述存储芯片通过一组所述SATA接口与所述SOC部分连接;
所述PCIE部分,包括两个以太网桥片,两路PCIE接口分别通过一个以太网桥片连接至以太网接口,所述以太网接口连接至连接器;
所述ISA部分,包括ISA桥片、FPGA及CAN控制器;所述ISA桥片通过所述LPC接口连接至所述SOC部分,SIA桥片从所述SOC部分得到的ISA信号,通过一ISA总线同时传输至所述连接器及所述FPGA的I/O引脚,引出到所述连接器作为辅助的输出片选信号或输入中断信号;所述FPGA连接至所述CAN控制器,所述CAN控制器通过CAN总线连接至所述连接器;
所述连接器通过两组USB接口、两组UART接口、一组SPI接口及一组VGA接口连接至所述SOC部分。
一实施例中,所述SOC部分通过所述SPI接口连接至一BIOS。
一实施例中,所述SOC部分还包括第三路PCIE接口,所述SOC部分通过所述的第三路PCIE接口连接至所述连接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北京纵横机电技术开发公司;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机车车辆研究所,未经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北京纵横机电技术开发公司;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机车车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19244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器设备及其死机防护电路
- 下一篇:一种FFC转接小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