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高速撕离屏幕用过程膜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在审
申请号: | 201811650811.0 | 申请日: | 2018-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057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3 |
发明(设计)人: | 孙攀;王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精珅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J7/50 | 分类号: | C09J7/5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东亚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1208 | 代理人: | 董梅 |
地址: | 201507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屏幕 撕离 压敏胶层 导电层 离型膜 击穿 基材 吸入 制备 工艺过程 静电积累 屏幕表面 生产效率 最大电压 静电 保护膜 成品率 防静电 取片 贴合 消散 保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高速撕离屏幕用过程膜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该屏幕用过程膜由基材、高效导电层、压敏胶层和离型膜构成,基材的一面涂有高效导电层,然后与离型膜通过压敏胶层贴合。本发明工艺过程膜大幅提高了胶面的防静电能力,使其对静电的消散速度可以满足高达10cm/s撕离速度的屏幕取片过程,不会因大量的静电积累而导致灰尘吸入或屏幕击穿,提高生产效率和成品率。本发明产品可保证屏幕在将保护膜撕离过程中,不会产生屏幕击穿及灰尘吸入等情况,且在大尺寸或高速撕离情况下依然能保证屏幕表面最大电压<500V。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胶带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可高速撕离屏幕用过程膜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
背景技术
电子电器类产品在搬运或者生产使用过程中,其表面极易受到接触性污染或者产生磨痕划伤,需使用保护膜对其表面进行覆盖使之免于受污或者受损。此外,电子或电器类产品所用保护膜还必须有一个特性,即揭除时不可产生较大静电,以免对电子电器类产品造成损伤;而且现在随着屏幕尺寸的变大,生产效率的提高,对保护膜的静电消散能力要求提升,要求在大尺寸及高速撕离下,不能产生高电压击穿电容或吸入灰尘。而用于屏幕保护的保护膜除了以上要求外,还要求该保护膜为光学级,表面非常洁净,肉眼看上去与屏幕宛若一体。
目前的防静电保护膜普遍只能保证低速或小尺寸的屏幕保护,在大尺寸屏幕或高速撕离情况下,静电消散速度太慢,容易造成静电积累,产生2-5KV的高电压,在这种情况下极易击穿电容,造成屏幕损坏,降低了成品率或生产效率,无法满足工业化生产。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高速撕离屏幕用过程膜的制备方法,以有效的解决过程膜在撕离过程中产生的灰尘吸附及屏幕击穿等问题。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方法制得的产品。
本发明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可高速撕离屏幕用过程膜的制备方法,自下而上包括:基材、高效导电层、压敏胶层和离型膜,包括下述制备步骤:
(a)将基材的一面进行电晕处理,放置一段时间,至所述基材电晕面表面张力≥48dyn;
(b)在步骤(a)所得基材的电晕面涂布高效导电层,该高效导电层的表面电阻为102-107Ω/□;
(c)在所述的高效导电层上涂覆压敏胶层后,与离型膜的离型面复合,得到半成品过程膜;
(d)将所述的半成品过程膜进行熟化处理;
其中,所述基材为PET、PE、PVC或COP光学薄膜,所述基材的厚度为10-100μm。或根据客户的屏幕特点、工艺及光学要求来确定其他合适的材料及厚度。
在上述方案基础上,所述高效导电层的成分为PEDOT/PSS,所述导电层的厚度为50-500nm。在涂覆压敏胶时,由于溶剂的存在,部分高效导电层的PEDOT大分子会混合或溶解入压敏胶层中,大幅提高压敏胶层的导电能力,同时压敏胶层与高效导电层形成电阻并联结构,进一步降低整个胶面的阻值。
优选的,所述压敏胶层的胶基成分为聚氨酯、聚丙烯酸或硅胶聚合物,所述压敏胶层的厚度为3—30μm,剥离力为0-50g/25mm,表面电阻为103-109Ω/□,在5cm-50cm/s的速度下,屏幕即时的表面电压<500V,确保在高速操作过程下不会对屏幕产生不良影响,在长期高温高湿下也不会对屏幕产生残胶等污染。该压敏胶层在长期高温高湿下,也不会对屏幕产生残胶等污染,或根据客户的屏幕材料和工艺要求来确定其他合适的材料、厚度及剥离力。
在上述方案基础上,所述压敏胶层中含有有机金属盐导电剂,所述导电剂的添加量为所述压敏胶层质量的1—20%。部分高效导电层的PEDOT大分子会混合或溶解入压敏胶层中,与压敏胶层中的导电剂小分子协同作用,进一步提高压敏胶层的导电能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精珅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精珅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5081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