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尾架叉车在审
申请号: | 201811624929.6 | 申请日: | 2018-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670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5 |
发明(设计)人: | 张杰;陈仕胜;马庆丰;王彦博;田原;胡祝田;袁媛;杜明广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F9/075 | 分类号: | B66F9/075 |
代理公司: | 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5 | 代理人: | 金凯 |
地址: | 23060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装配面 螺栓 平衡重 叉车 无尾 车架尾部 车架 配重 竖直 装配 水平设置 稳定效果 力偶矩 轴向力 后桥 减小 跌落 优化 侧面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尾架叉车,包括固定连接在车架尾部的平衡重,且平衡重的侧面形成有用于连接车架的配重装配面,所述配重装配面包括有第一装配面、第二装配面和第三装配面,所述第二装配面形成在第一装配面与第三装配面的连接处,且第二装配面水平设置,所述第二装配面上设置有用于竖直方向与车架尾部固定连接的第二螺栓。本发明重新优化了现有无尾架叉车平衡重结构设计,该优化后的平衡重通过改变与车架连接面的结构,由第一螺栓提供水平方向的力偶矩及第二螺栓提供的竖直方向的力组成,使得主要力均来自螺栓的轴向力,极大的减小了对剪向力的需求,特别是应对后桥跌落或冲击工况时,产生了突出的稳定效果,结构更加可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叉车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无尾架叉车。
背景技术
目前叉车车身最常见的组合方式为车架与后桥完成装配后,将平衡重最后安装在车架的尾部,即“尾架”上。该结构造成尾架空间浪费较大,不利于小尺寸车身的需求,因此现在慢慢出现很多叉车采用了无尾架结构,即车架不再设置尾架结构而是将后桥与平衡重完成装配后与车架前后连接。而现有的无尾架叉车中,车架与平衡重的连接部均设置为竖直平面,并通过螺栓固定连接,该种固定连接方式应用在较小吨位叉车可以适用,但如果直接应用到6-10t叉车上则存在较大的受力缺陷问题,容易导致车身结构不稳定,如何解决平衡重的安装问题成了相关技术人员有待解决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尾架叉车,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无尾架叉车,包括固定连接在车架尾部的平衡重,且平衡重的侧面形成有用于连接车架的配重装配面,所述配重装配面包括有第一装配面、第二装配面和第三装配面,所述第二装配面形成在第一装配面与第三装配面的连接处,且第二装配面水平设置,所述第一装配面和第三装配面上均设置有用于水平方向与车架尾部固定连接的第一螺栓,所述第二装配面上设置有用于竖直方向与车架尾部固定连接的第二螺栓。
所述第一装配面和第三装配面均竖直设置,所述第三装配面位于第一装配面的下方,且第三装配面沿着第二装配面外延部设置在第一装配面水平方向的外侧。
所述车架的尾部形成有用于配对连接配重装配面的尾架装配面,所述尾架装配面上开设有用于固定连接第一螺栓和第二螺栓的螺孔。
所述第一螺栓和第二螺栓均分别在其所在平面的横向轴线上设置有多个。
所述第一装配面和第三装配面上各设置有两个关于其各自装配面纵向轴线对称设置的第一螺栓,所述第二装配面上设置有两个关于其装配面纵向轴线对称设置的第二螺栓。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重新优化了现有无尾架叉车平衡重结构设计,不同于以往仅有竖直装配面的平衡重,该优化后的平衡重通过改变与车架连接面的结构,由第一螺栓提供水平方向的力偶矩及第二螺栓提供的竖直方向的力组成,使得主要力均来自螺栓的轴向力,极大的减小了对剪向力的需求,特别是应对后桥跌落或冲击工况时,产生了突出的稳定效果,结构更加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平衡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平衡重安装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局部安装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平衡重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现有技术中叉车空载匀速的螺栓受力分析图;
图6为现有技术中叉车满载匀速的螺栓受力分析图;
图7为现有技术中叉车空载加速的螺栓受力分析图;
图8为现有技术中叉车空载减速的螺栓受力分析图;
图9为现有技术中叉车转向时螺栓受力分析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2492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适用于工业车辆的电池安装装置
- 下一篇:鸟笼型支柱高空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