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静电负刚度谐振式加速度计的敏感结构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617230.7 | 申请日: | 2018-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573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2 |
发明(设计)人: | 刘雨东;朱欣华;苏岩;张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P15/097 | 分类号: | G01P15/097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张祥 |
地址: | 21009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质量块 静电 谐振式加速度计 敏感结构 敏感 静电驱动 谐振频率 弹性连接件 初始电压 弹性连接 第二检测 固定基座 驱动模态 相邻布置 静电力 驱动 检测 | ||
1.一种静电负刚度谐振式加速度计的敏感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相邻布置的第一质量块(1a)和第二质量块(1b)、第一静电驱动部分(7a)、第一检测部分(8a)、第一敏感部分、第二静电驱动部分(7b)、第二检测部分(8b)、第二敏感部分、第一固定基座(2a)、第二固定基座(2b)、第三固定基座(2c)、第四固定基座(2d)、第五固定基座(2e)、第六固定基座(2f)、第七固定基座(2g)、第八固定基座(2h)、第一弹性连接梁(3a)、第二弹性连接梁(3b)、第三弹性连接梁(3c)、第四弹性连接梁(3d)、第五弹性连接梁(3e)、第六弹性连接梁(3f)、第七弹性连接梁(3g)、第八弹性连接梁(3h)和质量块弹性连接件(4),
第一静电驱动部分(7a)、第一检测部分(8a)和第一敏感部分设置于第一质量块(1a)上,第二静电驱动部分(7b)、第二检测部分(8b)和第二敏感部分设置于第二质量块(1b)上,第一固定基座(2a)、第二固定基座(2b)、第三固定基座(2c)、第四固定基座(2d)、第五固定基座(2e)、第六固定基座(2f)、第七固定基座(2g)和第八固定基座(2h)固定于衬底上,第一质量块(1a)通过第一弹性连接梁(3a)、第二弹性连接梁(3b)、第五弹性连接梁(3e)、第六弹性连接梁(3f)分别与第一固定基座(2a)第二固定基座(2b)、第五固定基座(2e)、第六固定基座(2f)相连接,第二质量块(1b)通过第三弹性连接梁(3c)、第四弹性连接梁(3d)、第七弹性连接梁(3g)、第八弹性连接梁(3h)分别与第三固定基座(2c)、第四固定基座(2d)、第七固定基座(2g)、第八固定基座(2h)相连接,
第一敏感部分包括多个固定梳齿(5)和多个谐振梳齿(6),多个固定梳齿(5)与衬底固定连接,多个谐振梳齿(6)与第一质量块(1a)固定连接,多个固定梳齿(5)和多个谐振梳齿(6)交替排列,其中谐振梳齿(6a)与相邻两个固定梳齿(5a)之间的距离为d1、d2,且d1和d2不相等,第二敏感部分的结构与第一敏感部分的结构相同,第一质量块(1a)和第二质量块(1b)通过质量块弹性连接件(4)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负刚度谐振式加速度计的敏感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固定基座(2a)第二固定基座(2b)、第五固定基座(2e)、第六固定基座(2f)分布于第一质量块(1a)的四角,第三固定基座(2c)、第四固定基座(2d)、第七固定基座(2g)、第八固定基座(2h)分布于第二质量块(1b)的四角。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静电负刚度谐振式加速度计的敏感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静电驱动部分(7a)和第一检测部分(8a)分布于第一敏感部分的两侧,第二静电驱动部分(7b)和第二检测部分(8b)分布于第二敏感部分的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静电负刚度谐振式加速度计的敏感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一个谐振梳齿(6)与相邻的一侧的固定梳齿(5)之间的距离d1均相同,每一个谐振梳齿(6)与相邻的另一侧的固定梳齿(5)之间的距离d2均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静电负刚度谐振式加速度计的敏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连接梁(3a)、第二弹性连接梁(3b)、第三弹性连接梁(3c)、第四弹性连接梁(3d)、第五弹性连接梁(3e)、第六弹性连接梁(3f)、第七弹性连接梁(3g)、第八弹性连接梁(3h)均为U形弹性连接梁。
6.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静电负刚度谐振式加速度计的敏感结构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通过第一静电驱动部分(7a)将第一质量块(1a)驱动,通过第二静电驱动部分(7b)将第二质量块(1b)驱动,第一质量块(1a)和第二质量块(1b)的谐振方向相反,此运动状态为驱动模态;
步骤二:在第一敏感部分和第二敏感部分的固定梳齿(5)上加上初始电压V,将第一敏感部分和第二敏感部分上的谐振梳齿(6)接地,连接在谐振梳齿(6)两端的固定梳齿(5)对其产生静电力,由于d1不等于d2,静电力不平衡,所以第一质量块(1a)和第二质量块(1b)产生初始位移最后静电力与弹性连接梁的弹性力平衡,并且敏感结构产生初始静电刚度;
步骤三:对敏感结构施加加速度,第一质量块(1a)和第二质量块(1b)进一步产生位移,第一质量块(1a)和第二质量块(1b)同向运动,此运动状态为检测模态,敏感结构静电刚度发生改变,这个改变会导致第一质量块(1a)和第二质量块(1b)的谐振频率发生改变,从而实现通过改变的谐振频率来敏感加速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理工大学,未经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17230.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