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结构化道路的自主换道控制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51979.6 | 申请日: | 2018-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076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1 |
发明(设计)人: | 徐巍;戴一凡;韩海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吴江) |
主分类号: | G05D1/02 | 分类号: | G05D1/02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范晴 |
地址: | 2152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感兴趣区域 换道 障碍物 结构化 安全距离 感知系统 交通信息 路径计算 全局参考 自动驾驶 反馈 优化 | ||
1.一种适用于结构化道路的自主换道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01:计算最小换道安全距离;
S02:若最小换道安全距离小于相对距离,计算换道路径;
S03:根据换道路径计算换道感兴趣区域ROI(Region Of Interest);
S04:根据感知系统反馈的局部交通信息,判断换道感兴趣区域ROI中是否存在障碍物;
S05:若感兴趣区域ROI中无障碍物或感兴趣区域ROI中的障碍物无风险,根据全局参考路径计算侧后向感兴趣区域ROI;
S06:若侧后向感兴趣区域ROI中无障碍物或感兴趣区域ROI中的障碍物无风险,执行换道动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适用于结构化道路的自主换道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最小换道安全距离计算方法为:Dmin=THWlc*Vhost+Dsafe,其中,Dmin为最小换道安全距离,Vhost为自车速度,Dsafe为安全距离,THWlc为车头时距,可根据用户的驾驶偏好调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适用于结构化道路的自主换道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换道路径的计算方法包括:
根据三次多项式y=ax3+bx2+cx+d计算实时换道路径,其中车体坐标x轴正方向为车头朝向,x的取值为Dmin*n/N(n=0,1,2,…,N-1),N为局部路径离散点数量,Dmin为最小换道安全距离,y的幅值小于路宽,系数a、b、c、d可通过实际约束条件求解。
4.如权利要求1所述适用于结构化道路的自主换道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换道感兴趣区域ROI的计算方法包括:沿着换道路径的法线方向取一定宽度(车宽)的区域为换道的感兴趣区域ROI。
5.如权利要求1所述适用于结构化道路的自主换道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侧后向感兴趣区域ROI的计算方法包括:以参考路径和自车为参考,取邻车道及自车后方的区域为侧后向的感兴趣区域ROI。
6.如权利要求1所述适用于结构化道路的自主换道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计算的方向盘转角来执行换道动作,方向盘转角的计算方法为:结合单点预瞄模型控制方法,计算预瞄点(x1,y1),其中,x1=x0+Dpre*cosθ,y1=y0+Dpre*sinθ,(x0,y0)为自车的实时坐标,Dpre为自车预瞄距离,θ=-courseAngle+π/2,courseAngle为自车的航向角,设置一个方向盘转角的PID控制器,其输入为e,e为预瞄点与途中预瞄点的距离,输出u为自车的方向盘目标转角。
7.一种适用于结构化道路的自主换道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模块:
感知模块,检测自车周围的局部交通状况,反馈检测到的障碍物信息;
定位模块,根据实时动态RTK及高清地图HD map信息,对自车进行精准的定位;
全局路径规划模块,根据自车的起点、终点以及全局路网信息,规划出一条车道级的全局参考路径;
规划决策模块,结合参考路径、局部交通信息、车辆动力学,生成出一条最优的局部路径,根据该路径计算出目标车速及目标方向盘转角;
控制模块,控制车辆快速、稳定、精确的相应决策给出的控制目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吴江),未经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吴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51979.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