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原动力性能提高的柴油发动机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04243.3 | 申请日: | 2018-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964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01 |
发明(设计)人: | 罗朝发;李文静;王培培;王金安;徐孟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B33/00 | 分类号: | F02B33/00;F02B39/10;F02D2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誉威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9 | 代理人: | 李泽中;王芳 |
地址: | 537005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柴油发动机 发动机进气歧管 高原 空气滤清器 打气装置 增压器 电控 连通 发动机进气总管 出气端 进气端 电控单元 动力水平 增压装置 进气 发动机 平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原动力性能提高的柴油发动机。该高原动力性能提高的柴油发动机包括:柴油发动机;发动机进气歧管,其布设在所述柴油发动机的进气侧,该发动机进气歧管的一端分别与柴油发动机的各缸连通;发动机进气总管,其与所述发动机进气歧管的另一端连通;增压器,其出气端与所述发动机进气总管连接;空气滤清器,其布设在所述增压器的进气端;以及增压装置,其包括:电控打气装置和电控单元,所述电控打气装置的出气端连接在增压器和空气滤清器之间,所述电控打气装置的进气端与空气滤清器连通。该高原动力性能提高的柴油发动机提高了发动机高原动力性能,其高原动力性能达到或接近平原的动力水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发动机领域,特别是关于一种高原动力性能提高的柴油发动机。
背景技术
目前通用柴油发动机,在高海拔低温环境温度下,由于高原环境气压低、含氧量低,通过普通增压器增压后的增压压力和进入气缸内的总进气流量也达不到平原的水平,这样发动机由于在高原上进气量的减少,必须降低喷油量与进气匹配,喷油量和进气量的减少,导致发动机动力比平原下要小,即出现高原环境下动力损失。
为解决上述问题,减小发动机高原上发动机的动力损失,目前通用的做法就是采用不同的增压器匹配,尽可能的提高发动机高原的动力性,但是,对于匹配普通的增压器,并不能同时兼顾发动机在高转速、低转速的动力性损失,高转速动力损失低,则可能低转速损失较大,低转速动力损失高,则可能高转速损失小,即使更优的增压匹配技术,高原的动力性能也很难达到平原的水平,故需从技术方面,找到一种比较合理有效的方法,弥补发动机高原动力损失。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发明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的高原动力性能提高的柴油发动机,该高原动力性能提高的柴油发动机提高了发动机高原动力性能,其高原动力性能达到或接近平原的动力水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原动力性能提高的柴油发动机,包括:柴油发动机;发动机进气歧管,其布设在所述柴油发动机的进气侧,该发动机进气歧管的一端分别与柴油发动机的各缸连通;发动机进气总管,其与所述发动机进气歧管的另一端连通;增压器,其出气端与所述发动机进气总管连接;空气滤清器,其布设在所述增压器的进气端;以及增压装置,其包括:电控打气装置和电控单元,所述电控打气装置的出气端连接在增压器和空气滤清器之间,所述电控打气装置的进气端与空气滤清器连通;所述电控单元与电控打气装置控制连接,通过电控单元控制对增压器前的进气进行增压。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电控打气装置的出气端与空气滤清器之间设置有单向阀。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电控打气装置的打气压力为1.0-2.0个标准大气压。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电控打气装置的打气压力为1.5个标准大气压。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柴油发动机为四缸发动机。
与现有技术相比,根据本发明的高原动力性能提高的柴油发动机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高原动力性能提高的柴油发动机使高原环境下增压器入口的进气状态与平原时接近,从而提高发动机高原动力性能,使用该装置后,其高原动力性能达到或接近平原的动力水平。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高原动力性能提高的柴油发动机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0424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