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血管模型提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454839.7 | 申请日: | 2018-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7280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6 |
发明(设计)人: | 赵世凤;田沄;王学松;周明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T7/187 | 分类号: | G06T7/187;G06T7/11;G06T7/00;G06N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海智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2 | 代理人: | 胡静 |
地址: | 100875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深度 神经网络 血管 模型 提取 方法 | ||
1.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血管模型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血管数据增强,通过T_Frangi算法,依据空间尺度理论,从而将血管数据进行增强;
步骤2:候选数据保留,计算不同响应值下保留的候选数据占原始血管数据的比例,同时依据血管容量在组织中的容积比,选择大于且接近容积比的响应值进行候选数据的保留;
步骤3:血管连通区域特征计算,根据血管连通性,对每个连通区域的特征进行计算提取,同时对每个连通区域标记为血管区域或非血管区域;
步骤4:深度神经网络训练,将血管特征组成的元组作为输入来训练神经网络,从而获得血管提取模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血管模型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T_Frangi算法为:
其中,用来区分盘状结构和管状结构,用来表征球状结构,用来表征图像背景,λ1,λ2,λ3为Hessian矩阵的三个特征值,描述了血管局部曲率的方向,特征值的绝对值最小的特征向量对应着最小曲率的方向,即沿着血管的主方向,参数α,β,γ分别是用来控制RA,RB,S的敏感度,其中α,β的取值范围为0~1,γ的通常取图像最大灰度值的一半,σ为尺度因子,取值范围为1~10,p为体数据中的某个体素,Vσ(p)表示在尺度σ下体素p属于血管区域的响应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血管模型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对每个连通区域的特征进行提取,包括计算每个连通区域的体素数、平均增强值、密度值和梯度值,同时标记每个连通区域为血管区域或非血管区域,由此构成五元特征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血管模型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将五元特征组输入神经网络进行训练,以获取血管提取模型,其中,训练步骤如下:
步骤4.1:定义神经网络的结构和前向传播过程;
步骤4.2:定义损失函数以及选择后向传播的算法;
步骤4.3:生成会话,并且在训练数据上反复执行反向传播优化算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师范大学,未经北京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54839.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