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共享汽车+网格化停车库”城市交通出行方式在审
申请号: | 201811432261.5 | 申请日: | 2018-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086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05 |
发明(设计)人: | 唐锋;唐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唐锋 |
主分类号: | G06Q30/06 | 分类号: | G06Q30/06;G06Q50/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083 上海市虹***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出行方式 停车库 网格化 共享 汽车 出行 城市交通 手机 实时交通管理 道路利用率 中央服务器 经济手段 实时调控 实时价格 先进技术 出发地 公务车 近距离 可控的 私家车 取车 拥堵 车型 满载 停车 行驶 畅通 互联网 自由 交通 成功 | ||
1.一种“共享汽车+网格化停车库”城市交通出行方式,其特征在于:
是将共享汽车作为出行直通车,出发地和目的地到停车库之间采用近距离的绿色出行方式完成;其步骤是:在手机APP上通过选择车型、目的地、实时路线、实时价格等,就近预约共享汽车,成功后通过绿色出行方式按时抵达停车库取车出行;系统由中央服务器、共享汽车、全城网格化停车库、全城实时交通管理地图、手机APP等组成,利用当代先进技术提供一种可靠的出行方式,取代大量私家车和公务车的出行;利用经济手段实时调控,让行驶中的车辆尽量满载,充分提高道路利用率;通过更加自由、公平、合理且完全可控的互联网手段,让城市中的条条道路实时畅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共享汽车+网格化停车库”城市交通出行方式,其特征在于:由各种共享汽车+全城网格化布置的密集型智能停车库组成一个全新的城市交通出行系统,是将共享汽车作为出行直通车,出发地和目的地到停车库之间采用近距离的绿色出行方式完成,与城市中的轨道交通系统、公共交通系统互补,取代大量的私家车和公务车出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共享汽车+网格化停车库”城市交通出行方式,其特征在于:出行者在出门时需在手机APP上提出申请,如果是非驾驶会员,则自动判断为搭顺风车者,只要输入目的地,进过大数据撮合,选择可以接受的附近网格化车库准备出发的同向顺路车辆及价格,确定后绿色出行至指定地点,提前等候预约的共享汽车,顺风携带前往目的地;如果是驾驶会员,再选择当前是否愿意驾驶,否表示只愿做搭顺风车者按上述方式出行;是表示当前愿意驾驶,输入目的地,实时地图给出的几条不同路线及价格,选择一条规划路线;选择是否愿意做顺风车司机分担车费,选否表示不做顺风车司机,承担全部车费,直接去网格化车库按提示位置准时取车出发;选是表示愿意做顺风车司机,根据大数据给出附近同方向搭车者进行选择搭车者,按系统提示的经过撮合的时间到达网格化车库,按提示位置准时取车,带上搭乘人员按规划路线前往目的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共享汽车+网格化停车库”城市交通出行方式,其特征在于:纳入系统的共享汽车包含高、中、低各种类型的共享汽车,均安装高精度的(北斗)卫星定位系统和全城实时交通管理地图软件;在全城统一的中央服务器管理下运行,当行车路线与规划路线偏离时,同时会提醒驾驶者,或修正路线或加价前行;当规划路线上突发拥堵情况,会及时发出更改路线提示,避免道路拥堵。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共享汽车+网格化停车库”城市交通出行方式,其特征在于:纳入系统的停车库必须是网格化均布在全城,每个车库相距不大于一公里,根据人口密度,布置多个车库,使得出行者在城市中任意角落方圆一公里范围内必有网格化的停车库;每个停车库必须纳入全城统一的中央服务器管理下运行。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共享汽车+网格化停车库”城市交通出行方式,其特征在于: 基于当前城市建设早已定型,新建网格化停车库的要求就比较高,必须是占地面积极小、储存量极大、出入口设置多、整个车库为全智能化自动可靠运行,人无需进入车库内部,以确保人身安全,同时还不能影响城市景观,故只有利用地下深度空间,用当代垂直盾构等技术开发地下深度空间而打造成的停车库,占地面积极小;停车位布置在中央,四台汽车梯布置在四周且两两互补运行;经过特殊排布蓄车能力达400-500辆;四个侧翼库出入口分开设置,多达8-32个;全自动运行的密集型智能停车库。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共享汽车+网格化停车库”城市交通出行方式,其特征在于:作为驾驶会员,通过手机APP软件提前预约全城网格化密集型智能停车库中的车辆,同时也能提前预约其他网格化停车库中的停车位,系统通过价格手段实时调控整个系统运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唐锋,未经唐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32261.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物品能量扩散和用户偏好的协同过滤推荐方法
- 下一篇:自动智能化帐务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