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新能源汽车用减震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1402996.3 | 申请日: | 2018-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785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5 |
发明(设计)人: | 何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博创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13/06 | 分类号: | F16F13/06;F16F13/20 |
代理公司: | 合肥道正企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30 | 代理人: | 武金花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肥西县上派镇***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减震装置 硅胶垫 减震 新能源汽车 减震气囊 连接杆 连接筒 弹簧 滑动连接 活动插接 减震过程 支撑作用 活塞 固定槽 连接座 形变 下端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新能源汽车用减震装置,包括硅胶垫,所述硅胶垫的下方设置有连接杆,且连接杆活动插接在主减震装置上,所述主减震装置的下方固定连接有副减震装置,所述硅胶垫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多个减震气囊,且减震气囊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连接座上开设的固定槽内,所述主减震装置包括连接筒,所述连接筒内滑动连接有第一活塞,本发明中,通过增加了多个减震装置,在多个减震装置的协同作用下,可以起到高效减震的效果,本发明中,结构设计合理,在实际减震过程中,既可以避免由于单个弹簧起支撑作用,造成的形变,又可以避免单个弹簧无法起到高效减震的效果,因此该减震装置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端装备制造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新能源汽车用减震装置。
背景技术
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指装备制造业的高端领域,“高端”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技术含量高,表现为知识、技术密集,体现多学科和多领域高精尖技术的继承;第二,处于价值链高端,具有高附加值的特征;第三,在产业链占据核心部位,其发展水平决定产业链的整体竞争力。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的方向主要朝下列几个方向进行:(1)关键基础零部件和基础制造装备;(2)重大智能制造装备;(3)节能和新能源汽车;(4)船舶及海洋工程装备;(5)轨道交通装备;(6)民用飞机;(7)节能环保装备;(8)能源装备;(9)民用航天。
公告号为CN207018421U的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减震器,本实用新型结构原理简单、减震效果好,其中,主减震器包括套筒、第一压板、第二压板、主弹簧组、第一辅弹簧组和第二辅弹簧组,第一压板与第二压板通过主弹簧组连接,第一辅弹簧组设置在第一压板与套筒顶部之间,第二辅弹簧组设置在第二压板与套筒底部之间,采用此结构,能够减少减震时的反冲力对减震装置的损伤,延长了减震装置的使用寿命;另外,在主减震器下端设置的副减震器缓冲效果好,当活塞杆受到减震力冲击时,活塞压缩弹簧,活塞杆向外伸出,能够吸收较大冲击能量,起到减震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减震杆、主减震器和副减震器配合减震,缓冲力过大时,能够有效的保护新能源汽车的零部件,防止造成二次伤害。
但是本专利中,只是简单的采用弹簧进行减震,众所周知,弹簧具有承受一定的形变量,时间一久很容易发生形变,也就不具有减震的效果,同时,简单的利用弹簧作为减震装置,也无法起到高效减震的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新能源汽车用减震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新能源汽车用减震装置,包括硅胶垫,所述硅胶垫的下方设置有连接杆,且连接杆活动插接在主减震装置上,所述主减震装置的下方固定连接有副减震装置,所述硅胶垫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多个减震气囊,且减震气囊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连接座上开设的固定槽内,所述主减震装置包括连接筒,所述连接筒内滑动连接有第一活塞,且第一活塞的上端与连接杆的下端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一活塞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多个移动杆,且移动杆的另一端延伸到移动孔内,所述移动孔开设在固定槽上,且固定槽固定连接在连接筒的内底壁上,所述移动杆上缠绕连接有第一减震弹簧,且第一减震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移动杆的侧壁上和固定槽的上端面上。
优选的,所述第一活塞的下端开设有多个第一滑槽,第一滑槽内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二减震弹簧,且第二减震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一滑槽的侧壁上,所述滑块的下端铰接有铰杆,铰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在转盘的前端边缘上,所述转盘的后端固定插接有转动杆,且转动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在连接筒的内腔后侧板上,所述转动杆上缠绕连接有橡皮筋,橡皮筋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二滑块的上端面上,所述第二滑块滑动连接在连接筒上开设的第二滑槽内,且第二滑块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三减震弹簧,第三减震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二滑槽的底壁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博创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合肥博创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0299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横向软止档的高速动车组用空气弹簧
- 下一篇:二维减振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