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机械人双目视觉特征点定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375791.0 | 申请日: | 2018-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702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5 |
发明(设计)人: | 常政威;陈缨;彭倩;陈少卿;张燃;崔弘;卢思瑶;郑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C11/04 | 分类号: | G01C11/04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梁田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自***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特征点 求解 机器人姿态 特征点定位 双目视觉 对极 双目 机器人 地图数据库 采集图像 导航定位 地图模型 方法实施 获取图像 摄像探头 特征比对 特征匹配 提取图像 线路路径 重复定位 坐标标定 图像库 重定位 比对 巡线 匹配 图片 数据库 采集 修正 场景 跟踪 | ||
本发明公开了机械人双目视觉特征点定位方法,在机械人工作的线路路径场景中采集特征点图片,并将其坐标标定在地图数据库中;机械人获取图像,提取图像中的特征点,并和数据库中的特征点图片进行匹配,如果特征减少导致跟踪丢失,则会进入重定位模式;在获得了两幅图片正确的特征匹配后,根据两视图几何中的对极约束方法求解机器人姿态变换,从而求解机器人在空间中的具体位置。通过机械人的双目式摄像探头定位,通过比对建立在地图模型中,实际运用时机械人通过巡线以及双目采集图像特征与图像库特征比对进行定位,并通过对极约束方法求解机器人姿态变换,可对机器人重复定位误差进行修正,提高导航定位精度,该方法实施方便,实用性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巡航定位方法,具体涉及一种机械人双目视觉特征点定位方法。
背景技术
当前电力机器基于固定巡视路线、固定巡视位置采集设备图像。电力机器人平台采用磁传感器实现导航,该导航方式优点是可靠、稳定,缺点是成本高、不够灵活。导航路线确定后,需要通过人工现场施工,填埋磁轨,磁轨迹路线一旦实施,较难改变。且变电站环境中可填埋磁轨迹的区域有限,这成为约束机器人行驶范围的主要原因。进而使得机器人必须在距离设备较远的位置采集图像,为后续的图像处理与分析引入了较多问题。另外,由于变电站环境属于非结构环境,会不定期的进入人员进行设备维护,以及存在车辆进入的情况,如何保证机器人不会对人进行伤害,以及避免与行进道路上的车辆进行避让,是新一代智能电力机器人必须具备的能力。因此,为电力机器人增加更灵活的感知环境的方式,是提高机器人巡检性能一个重要方面,同样也是提高电力机器人智能化水平的一个重要方面。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使用磁轨导航实施麻烦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解决上述问题的机械人双目视觉特征点定位方法。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机械人双目视觉特征点定位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S1、在机械人工作的线路路径场景中采集特征点图片,并将其坐标标定在地图数据库中;
S2、机械人获取图像,提取图像中的特征点,并和数据库中的特征点图片进行匹配,如果特征减少导致跟踪丢失,则会进入重定位模式;
S3、在获得了两幅图片正确的特征匹配后,根据两视图几何中的对极约束方法求解机器人姿态变换,从而求解机器人在空间中的具体位置。
通过机械人的双目式摄像探头定位,通过比对建立在地图模型中,实际运用时机械人通过巡线以及双目采集图像特征与图像库特征比对进行定位,并通过对极约束方法求解机器人姿态变换,可对机器人重复定位误差进行修正,提高导航定位精度,该方法实施方便,实用性强。
进一步的,步骤S2中的特征点包括点状特征、线状特征、区域特征。通过多种类型的特征进行精确对比,提高定位准确性。
进一步的,步骤S2中特征点提取和数据库中的特征点图片进行匹配,再匹配上一贞图像的特征点,通过步骤S3所述的方法进行特征点位资计算,若特征点位资计算成功,则保存位资,然后重新开始获取下一帧图像信息,进行新的位置定位。通过路径上采集到的图像的特征变化关系,可以进行反向推测位置关系,实现定位。
进一步的,步骤S2中如果特征减少导致跟踪丢失,则会进入重定位模式,开始获取下一帧图像,获取图像后进行与图库中图片进行相似度计算,匹配到相似度达到设置值时,重新定位成功,然后保存位资,获取下一帧图像,进行新的位置定位;若重新定位失败,则重新获取图像,重新计算相似度,直到定位成功。
进一步的,提取图像中的特征点采用OBR、SIFT、SURF方法获得不同类型的特征。通过采用多种手段进行不同类型的特征提取,使得特征比对时候通过多方面进行,使得定位更加精准。
本发明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7579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力线路对地距离监控系统及方法
- 下一篇:一种水域冰情监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