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及冷却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1341014.4 | 申请日: | 2018-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723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5 |
发明(设计)人: | 王瑾;冯挽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1/00 | 分类号: | B60K1/00;B60L58/33 |
代理公司: | 上海知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1327 | 代理人: | 潘彦君;李丽 |
地址: | 德国黑措***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散热器 电动汽车 出水口 冷却回路 冷却系统 散热器入水口 散热器安装 泵入水口 底盘 侧壁 侧梁 壳体 连通 冷却 冷却液泵 散热空气 通风孔 侧风 汽车 |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冷却系统,用于电动汽车的冷却,冷却系统包括:冷却回路;冷却液泵,包括泵出水口和泵入水口,泵出水口和泵入水口分别连通冷却回路;散热器,包括散热器入水口和散热器出水口,散热器出水口和散热器入水口分别连通冷却回路,散热器安装于电动汽车的底盘的侧梁;通风孔,开设于电动汽车的壳体的侧壁上,用于为散热器提供散热空气。通过将开设于电动汽车的壳体的侧壁上,且将散热器安装于电动汽车的底盘的侧梁,能够有效的利用侧风对散热器进行冷却。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汽车技术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及冷却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对节能减排要求的不断提高,在城市公共交通领域,清洁、无污染、低碳排放的新能源汽车日益受到人们认可。不同于传统燃油燃气汽车以发动机作为动力来源,以纯电动汽车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则以蓄电池作为储能装置,以驱动电机作为动力装置。
电机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热量,同样,蓄电池来回充电放电也会产生热量,驱动电机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过程中也会产生热量。虽然新能源汽车在设计时各部件都具有很高的阻燃性,但是热量的堆积仍会增加发生自燃等危险的概率。更为关键的是热量会造成电机、电控系统等部件故障,妨碍驱动系统的正常工作。
然而,当前汽车的冷却系统的冷却性能有待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汽车及冷却系统,以优化冷却系统的冷却性能。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冷却系统,用于电动汽车的冷却,所述冷却系统包括:
冷却回路;
冷却液泵,包括泵出水口和泵入水口,所述泵出水口和泵入水口分别连通所述冷却回路;
散热器,包括散热器入水口和散热器出水口,所述散热器出水口和散热器入水口分别连通所述冷却回路,所述散热器安装于所述电动汽车的底盘的侧梁;
通风孔,开设于所述电动汽车的壳体的侧壁上,用于为所述散热器提供散热空气
可选地,所述冷却回路包括:
第一冷却回路,包括第一支路和第一共享支路,所述第一支路和所述第一共享支路相互连通;
第二冷却回路,包括第二支路和所述第一共享支路,所述第二支路和所述第一共享支路连通;
所述冷却液泵设置于所述第一共享支路,且所述泵出水口和所述泵入水口均与所述第一共享支路连通;
所述散热器包括第一散热器和第二散热器,所述第一散热器的散热器出水口和散热器入水口分别连通所述第一支路,所述第二散热器的散热器出水口和散热器入水口分别连通所述第二支路。
可选地,所述冷却液泵包括第一冷却液泵和第二冷却液泵,所述散热器包括第一散热器和第二散热器,所述冷却回路包括:
第一循环回路,所述第一冷却液泵和所述第一散热器均设置于所述第一循环回路,所述第一冷却液泵的泵出水口和所述第一冷却液泵的泵入水口均与所述第一循环回路连通,所述第一散热器的散热器出水口和散热器入水口均与所述第一循环回路连通;
第二循环回路,所述第二冷却液泵和所述第二散热器均设置于所述第二循环回路,所述第二冷却液泵的泵出水口和所述第二冷却液泵的泵入水口均与所述第二循环回路连通,所述第二散热器的散热器出水口和散热器入水口均与所述第二循环回路连通。
可选地,所述冷却系统还包括冷却液箱,所述冷却液箱的管道包括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所述第一管道与所述第一循环回路连通,所述第二管道与所述第二循环回路连通。
可选地,所述冷却回路还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未经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4101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轮毂、轮胎防护装置
- 下一篇:一种集成式对转双转子电动轮一体化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