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行进控制的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1811232109.2 | 申请日: | 2018-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9027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6 |
发明(设计)人: | 李毅兰;谢凯旋 | 申请(专利权)人: | 科沃斯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D1/02 | 分类号: | G05D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太合九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0 | 代理人: | 张爱 |
地址: | 215168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行进 控制 方法 设备 存储 介质 | ||
1.一种行进控制的方法,适用于自移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采集自移动设备行进路径上的三维环境信息;
基于三维环境信息,识别自移动设备行进路径上存在的障碍区域及其类型;
根据障碍区域的类型,针对障碍区域对自移动设备进行行进控制;
基于三维环境信息,识别自移动设备行进路径上存在的障碍区域及其类型,包括:
基于三维环境信息,识别自移动设备行进路径上的异常区域作为所述障碍区域;
根据障碍区域相对工作平面的异常状态,确定障碍区域的类型;
根据障碍区域的类型,针对障碍区域对自移动设备进行行进控制,包括:
在所述自移动设备通过所述障碍区域时,计算与所述障碍区域的类型相对应的速度;
控制所述自移动设备沿行进路径以所计算的速度进行行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障碍区域相对工作平面的异常状态,确定障碍区域的类型,包括:
若障碍区域中存在凸起于工作平面的障碍物,确定障碍区域为待翻越区域;
若障碍区域中存在低于工作平面的下沉空间,确定障碍区域为待下跃区域;
若障碍区域中存在与工作平面同一高度的间隙,确定障碍区域为待穿越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障碍区域的类型,针对障碍区域对自移动设备进行行进控制,包括:
根据障碍区域的类型,结合自移动设备与障碍区域的相对大小关系,针对障碍区域对自移动设备进行行进控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障碍区域的类型,结合自移动设备与障碍区域的相对大小关系,针对障碍区域对自移动设备进行行进控制,包括:
若障碍区域的类型为待翻越区域,计算待翻越区域内的障碍物的高度;
根据障碍物的高度与第一阈值的关系,针对所述待翻越区域对自移动设备进行行进控制,其中,第一阈值小于等于自移动设备的机身距离工作平面的高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障碍物的高度与第一阈值的关系,针对所述待翻越区域对自移动设备进行行进控制,包括:
若障碍物的高度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则控制自移动设备执行避障操作;
若障碍物的高度小于第一阈值,则控制自移动设备翻越待翻越区域。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障碍区域的类型,结合自移动设备与障碍区域的相对大小关系,针对障碍区域对自移动设备进行行进控制,包括:
若障碍区域的类型为待下跃区域,计算待下跃区域内的下沉空间的深度;
根据下沉空间的深度与第二阈值的关系,针对所述待下跃区域对自移动设备进行行进控制,其中,第二阈值小于等于自移动设备的机身距离工作平面的高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下沉空间的深度与第二阈值的关系,针对所述待下跃区域对自移动设备进行行进控制,包括:
若下沉空间的深度大于等于第二阈值,则执行避障操作;
若下沉空间的深度小于第二阈值,则控制自移动设备下跃至待下跃区域继续工作。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障碍区域的类型,结合自移动设备与障碍区域的相对大小关系,针对障碍区域对自移动设备进行行进控制,包括:
若障碍区域的类型为待穿越区域,计算待穿越区域内的间隙的高度和宽度;
根据间隙的高度和宽度与自移动设备的机身高度的关系,针对所述待穿越区域对自移动设备进行行进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科沃斯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科沃斯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32109.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智能会议安检系统
- 下一篇:一种蔬菜全程追溯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