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治水下运载器搭载的水下绳驱动机械臂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11167169.0 | 申请日: | 2018-10-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5263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7 |
发明(设计)人: | 王尧尧;李彬彬;陈柏;华达人;彦飞;席万强;田波;赵锦波;杨扬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B25J9/12 | 分类号: | B25J9/12;B25J17/02;B63C11/52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9 | 代理人: | 唐绍焜 |
地址: | 21001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治 水下 运载 搭载 驱动 机械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治水下运载器搭载的水下绳驱动机械臂系统,包括自治水下运载器、电机箱单元、驱动单元、腰部关节单元、腰部平台单元、大臂单元、若干机械臂单元、末端单元以及机械手爪;电机箱单元安装在自治水下运载器上,驱动单元安装在电机箱单元内。本发明各关节驱动单元全部后置于自治水下运载器中,极大地降低机械臂运动部分的重量、减小运动惯量,降低机械臂的运动对系统的扰动,降低功耗,延长系统的作业时间。采用模块化设计理念,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增加或减少机械臂数目,调整机械臂使用范围及功能。本发明结构简单可行,成本低,能替代或弥补现有系统所搭载的传统机械臂的不足之处,对于海洋探索等水下作业任务具有良好的益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治水下运载器-机械臂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治水下运载器搭载的水下绳驱动机械臂系统。
背景技术
海洋面积辽阔,资源丰富,具有极高的探索价值。对海洋进行探索,自治水下运载器-机械臂系统具有活动范围大、机动性好、安全、智能化等优点,成为探索海洋的重要工具。
由于自治水下运载器-机械臂系统是一个无根系统,所以机械臂的运动会对自治水下运载器-机械臂系统造成扰动,影响作业精度。扰动的大小与两个因素有关:1、机械臂运动部分的臂重与自治水下运载器自重之比,比值越小,扰动越小;2、机械臂重心和自治水下运载器重心的重合程度,重心位置越接近,扰动越小。因此,一款适用于自治水下运载器搭载的运动部分重量较小、重心靠近基座的机械臂对于自治水下运载器-机械臂系统的作业精度具有促进作用。
目前,自治水下运载器搭载的机械臂多为传统机械臂,即采用液压、电机驱动,且驱动装置直接安装在关节转轴处,各关节的驱动装置又成为下一级关节的负载,这使得机械臂运动部分重量大、运动惯量大、重心位置离基座远,对于自治水下运载器-机械臂系统的扰动大,影响作业精度;同时功耗大,且为了保证作业精度,系统需要消耗更多电源来抵消扰动,从而降低了作业时间。考虑到绳索可以实现任意路径间拉力的传递,因此可以将传统机械臂关节上的驱动电机后置于基座位置,利用绳索的自由走线特点,将驱动力传至关节处,实现机械臂关节的运动。驱动装置后置于基座上,可极大地减小机械臂运动部分的重量,降低运动惯量,减小机械臂运动对自治水下运载器-机械臂系统的扰动,提高作业精度;同时降低功耗,延长自治水下运载器-机械臂系统的作业时间。
通过对现有公开技术文献检索发现,哈尔滨工程大学张铭均等人研制了一型3自由度水下电驱机械手。该型机械手驱动模块由直流伺服电机和齿轮传动系统等部件组成。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张艾群等人研制了一型2自由度水下电驱机械手。该型机械手驱动模块由力矩电机和谐波减速器等构成,结构材料采用聚甲醛,轻量化效果显著。以上几型机械臂对轻量化进行了有益探索,但驱动单元的传统布局限制了其结构进一步优化的空间。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徐伟等人的专利(公开号:CN107253182A,名称:绳索驱动多自由度串联机械臂及其驱动方法)及相关论文《7自由度冗余绳驱动机械臂运动分析及仿真》等对钢丝绳索传动机构进行了有益探索,但是其设计的多自由度机械臂,虽然将各关节驱动单元后置到腰部平台上,但仍然会随腰部的运动而运动,转动惯量仍然很大,不适合应用到具体环境中。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自治水下运载器搭载的水下绳驱动机械臂系统,用绳驱动机械臂代替传统机械臂,解决了驱动装置后置的问题,并为减小对自治水下运载器-机械臂系统的扰动,提高作业精度,延长作业时间提供了有益的解决方法。
技术方案:
一种自治水下运载器搭载的水下绳驱动机械臂系统,包括自治水下运载器、电机箱单元、驱动单元、腰部关节单元、腰部平台单元、大臂单元、若干机械臂单元、末端单元以及机械手爪;所述电机箱单元安装在所述自治水下运载器上,所述驱动单元安装在所述电机箱单元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6716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小型吊装抓取装置
- 下一篇:一种伸缩式仿生机器人手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