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稻作物用固体菌剂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115615.3 | 申请日: | 2018-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8213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2 |
发明(设计)人: | 胡剑锋;胡娟红;俞冬冬;沈学锋;郑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世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1/14 | 分类号: | C12N1/14;C12N11/10;C12N11/084;C12N11/087;C12R1/645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蓄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44 | 代理人: | 郭朝引 |
地址: | 313200 浙江省湖州市德清***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稻 作物 固体 制备 方法 | ||
1.一种水稻作物用固体菌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肥料烘干,研磨成细粉;
(2)将海藻酸钠与聚乙烯醇溶于去离子水中,放置5-7h至充分溶解,得到混合液;
(3)将摩西球囊霉菌菌株放入培养基中静置培养,得到菌液;
(4)搅拌状态下在所得混合液中加入步骤(1)的肥料细粉和CaCO3;
(5)将步骤(4)中所得溶液滴入交联剂溶液中,固化12-24h后形成凝胶球;
(6)将凝胶球取出,放入酸性溶液中清洗,随后用去离子水清洗,烘干后得到多孔凝胶材料;
(7)将N-异丙基丙烯酰胺接枝于多孔凝胶材料表面;
(8)将步骤(3)的菌液和步骤(7)所得多孔凝胶材料混合培养,得到固体凝胶菌剂;
所述多孔凝胶材料表面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的厚度为20-45nm;
所述N-异丙基丙烯酰胺接枝包括以下步骤:
1)将多孔凝胶材料进行等离子体处理;
2)将处理后的多孔凝胶材料放于二甲苯和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上方1-3cm处,在氩气保护下140-160℃下回流5-9h,随后冷却,依次用乙醇和水清洗,烘干得到氨基化多孔凝胶材料;
3)将氨基化多孔凝胶材料浸入含2-4wt%吡啶的二氯甲烷中,在0-2℃加入溴代异丁酰溴,反应2-5h,随后依次用丙酮和甲苯清洗,得到溴代多孔凝胶材料;
4)将N-异丙基丙烯酰胺和五甲基二亚乙基三胺溶于蒸馏水和甲醇混合液中,抽真空后加入溴化亚铜,常温下反应10-18h,随后将多孔凝胶材料取出,用蒸馏水清洗,烘干,得到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接枝的多孔凝胶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稻作物用固体菌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肥料包括重量份硫酸铵10-35份、氯化钾15-30份、重过磷酸钙20-35份、硫酸镁5-10份、氯化铵10-15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水稻作物用固体菌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海藻酸钠与聚乙烯醇的质量比为1-5: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稻作物用固体菌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的CaCO3粒径为800-2500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稻作物用固体菌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的交联剂为2-4wt%CaCl2饱和硼酸溶液。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稻作物用固体菌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甲苯和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的体积比为8-12: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水稻作物用固体菌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氯甲烷和溴代异丁酰溴的体积比为30-50: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水稻作物用固体菌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N-异丙基丙烯酰胺和溴化亚铜的质量比为40-70: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世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世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15615.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