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氨基甲酰乙基微纤化纤维素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092807.7 | 申请日: | 2018-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6981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5 |
发明(设计)人: | 陈京环;刘金刚;苏艳群;杜艳芬;张瑞娟;许泽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制浆造纸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B11/15 | 分类号: | C08B11/1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102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氨基 乙基 化纤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氨基甲酰乙基微纤化纤维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预浸渍:将纤维素原料加入醚化剂和催化剂的混合物,醚化剂为丙烯酰胺,催化剂为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铵中的一种,预浸渍液的质量百分比组成为:醚化剂5-50%,催化剂0.1-10%,余量为水; 预浸渍后,进行浓缩,预浸渍时间为1-30分钟,预浸渍温度为10-30℃,原料的预浸渍浓度为0.1-10%,浓缩后的物料质量浓度为1-30%;
(2)醚化:将浓缩物加热醚化;
(3)洗涤:将产物用水反复洗涤至中性;
(4)机械解离:将产物进行机械解离处理,得到氨基甲酰乙基微纤化纤维素;
所得氨基甲酰乙基微纤化纤维素的氮元素含量在0.1-5.0wt%之间,羧基含量在0.1-2.0mmol/g之间,纤维直径在5nm-1 μ m 之间,纤维长度在500nm以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氨基甲酰乙基微纤化纤维素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纤维素原料为杨木、桉木、马尾松、落叶松、小麦秸秆、玉米秸秆、玉米芯、棉秸秆、竹子、芦苇、蔗渣的块状物、粉末、漂白或未漂白浆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其中块状及粉末原料需粉碎至粒度为40-80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氨基甲酰乙基微纤化纤维素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醚化温度为90-140℃,醚化时间为1-120分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氨基甲酰乙基微纤化纤维素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机械解离处理包括研磨处理、高压均质处理中的一种或两种组合;研磨处理的物料质量浓度为0.1-15%,双磨盘之间的间隙为-150-0μm,研磨时间为10分钟-5小时;高压均质处理的物料质量浓度为0.1-3%,处理压力为20-150MPa,处理时间10-60分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制浆造纸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制浆造纸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92807.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