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豆多功能降糖肽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028205.5 | 申请日: | 2018-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4988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1 |
发明(设计)人: | 王荣春;董宇婷;张英春;程翠林;何胜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P21/06 | 分类号: | C12P21/06;C07K1/14;C07K1/30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龙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23206 | 代理人: | 高媛 |
地址: | 15000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豆 多功能 糖肽 制备 方法 | ||
为了扩大大豆的应用范围,提升其药食两用价值,本发明记载了一种大豆多功能降糖肽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大豆除杂并磨粉,并提取大豆分离蛋白;将大豆分离蛋白用去离子水配制成浓度为2‑5%(w/v)的溶液,搅拌均匀,沸水浴保温10‑15min,冷却至室温;并调节溶液pH和温度至蛋白水解酶的最适pH和最适温度,加入蛋白水解酶使E/S为6000U/g。在蛋白质水解过程中,滴加NaOH溶液,维持pH值恒定在初始pH值处,直至反应到终点,并记录消耗的NaOH的体积,计算蛋白质的水解度;水解度达到平稳后,迅速将反应体系置于沸水中加热8‑20min灭酶后冷却至室温,离心收集上清液,冷冻干燥得到大豆多功能降糖肽。本发明属于多肽制备领域,具有降低血糖和降血压的作用和抗氧化活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多肽制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大豆多功能降糖肽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糖尿病被称为健康杀手,对人体造成很大的威胁。目前对糖尿病只能治疗,未能治愈,糖尿病患者长期高血糖会引起一系列并发症,慢性心血管疾病、慢性肾衰竭及视网膜损伤等而丧失生命。据统计73.6%糖尿病患者患有高血压病症,且机体的氧化对糖尿病患者病情的恶化起到了促进作用。
研究表明,通过抑制体内产生的促进葡萄糖吸收的酶(α-葡萄糖苷酶和DPP-IV酶),可间接阻止葡萄糖进入血液循环而引起高血糖。酶的抑制源于生物反应,因而目标聚集在天然动植物蛋白中的生物活肽,这种小肽相比于原蛋白质具有多种生物活性,无复杂空间结构,理化性质稳定,且分子链段小,易于人体吸收,为治疗糖尿病提供了安全、有效的新途径。
相比于成本价格高昂,有严重副作用或毒性的合成试剂,探索天然和安全的抗糖尿病药物才是治疗Ⅱ型糖尿病的有效途径之一。生物体内存在着种类繁多的能够调节机体正常生命活动或者具有一些较为特殊的生理活性的肽段,选用恰当的蛋白酶对其水解,一些存在于蛋白质长链中的未处于活性状态的生物活性肽就会得以释放。活性肽分子量偏小且化学结构特别,可以与某些引发重要疾病的调节酶的活性位点内的氨基酸作用,产生抑制效果。例如抑制α-葡萄糖苷酶、α-淀粉酶、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抑制二肽基肽酶IV(DPP-IV)。
我国是大豆的故乡,已有5000年的种植历史,大豆中富含蛋白质,含量高达40%,还含有卵磷脂等促进脑部发育的有效成分,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和应用价值。水解大豆得到的活性肽所含必需氨基酸与大豆蛋白质完全一致,且含量丰富,更适于人体的消化吸收机制;对比大豆蛋白质,活性肽各种理化及生理性质优势更为突出;但目前存在对大豆提取物化学成分研究相对单一、制备过程复杂、产物溶解性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大豆多功能降糖肽的制备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大豆多功能降糖肽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大豆除杂并磨粉,得到大豆粉,利用大豆粉提取大豆分离蛋白;
步骤二:将大豆分离蛋白用去离子水配制成浓度为2-5%(w/v,质量/体积)的溶液,充分搅拌均匀后,沸水浴保温10-15min,冷却至室温,得到大豆分离蛋白溶液;
步骤三:调节大豆分离蛋白溶液的pH值和温度至蛋白水解酶的最适pH值和最适温度,加入一定量的蛋白水解酶,使E/S为6000U/g;
步骤四:在蛋白质水解过程中,分别在反应的不同时刻,向反应体系中滴加NaOH溶液,维持pH值恒定在初始pH值处,直至pH恒定,即达到反应终点,并记录不同时刻消耗的NaOH的体积,计算蛋白质的水解度;水解度达到平稳后,迅速将反应体系置于沸水中加热8-20min灭酶,后冷却至室温,离心收集上清液,冷冻干燥得到大豆多功能降糖肽。
进一步的,在步骤一中,大豆分离蛋白的提取方法采用碱提酸沉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2820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