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铸态球墨铸铁井盖的加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977764.4 | 申请日: | 2018-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383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0 |
发明(设计)人: | 何方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大来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C3/00 | 分类号: | B22C3/00;B22C9/08;C21C1/10;C22C33/08;C22C37/04;C22C37/10;B22C9/02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方琦 |
地址: | 2381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井盖 铸态球墨铸铁 浇注系统 流动阻力 摩擦条件 球墨铸铁 铁液出炉 成品率 铁液 加工 净化 | ||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铸态球墨铸铁井盖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调节浇注系统,改善摩擦条件,降低流动阻力,防止冷隔;通过控制铁液出炉温度,净化铁液,强化孕育。有利于提高球墨铸铁井盖产品质量及成品率,降低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球墨铸铁井盖的加工领域,主要涉及一种铸态球墨铸铁井盖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球墨铸铁井盖,在国内和国际市场上的需求量日益增大,市场的竞争也日趋激烈,这要求产品在品种和使用功能上要多样化,要求重量轻、强度高、表面质量好、使用寿命长。在井盖设计上,其上皮和壁厚被设计得越来越薄,这就给冷隔缺陷的出现提供了较大的可能性。实践表明,冷隔是球铁井盖生产的第一大缺陷。两个球铁井盖的生产由于其壁厚度薄,尺寸范围较大,球铁的铁液残渣较多,使得铁液填充特别困难。冷隔降低了井盖整体强度,影响了铸件表面质量,在井盖生产中,用肉眼可见的冷隔井盖几乎全是废品。在手工造型和机器造型中都经常出现冷隔,冷隔的部位和形状与产品本身和生产工艺等因素有关。据统计,冷隔所形成的废品占井盖全部废品的近 70%。冷隔问题解决得好,会极大地提高产品质量及成品率,降低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陈闹清在《球墨铸铁井盖的冷隔及其防治措施》中通过对充型铁水的充型动力、阻力以及铁水温度和自身特性等这些铁水充型能力的研究,较详细地分析了冷隔形成的原因,从而找出了冷隔缺陷的防治方法,并把这些方法应用于生产实际,取得了良好效果,验证了这些方法的科学性和实用性。虽然冷隔现象在铸造行业是司空见惯的缺陷,但是,对于球铁井盖这一特定产品的研究还是很有现实意义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提高球墨铸铁井盖产品质量及成品率,降低成本,提供一种铸态球墨铸铁井盖的加工方法。
一种铸态球墨铸铁井盖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是由下列步骤制成:
1)、造型选用紧实度为80-85的粘土砂,水基石墨涂料,浇注选用封闭式的浇注系统,直浇道:横浇道:内浇道比例为1.25:2:1-1.25,于直浇道设浇口杯,横浇道采用半圆环状,并设集渣包,内浇道四个并呈喇叭状垂直开设,于铁水最后充型部位留出气冒口;
2)、选择3.6-3.9%碳含量的铁水,加入2-2.4%硅、0.3-0.4%锰,于高温锻造炉内加热至1450-1500℃;
3)、将球化剂合金预热,覆盖10-13%粒径为10-20毫米75SiFe粒 和2-2.5%NaHCO3,捣实,保温;
4)、炉前球化处理,采用堤坝式包底冲入方式,将步骤3所得物放在浇包底堤坝的一侧,将步骤2所得物一次出足铁液,待球化完毕,立即扒渣,撒入珍珠岩集渣、保温,铁液温度降至1350-1400℃进行浇注,保持浇口杯处于充满状态,不断流,球铁井盖结构皮厚30-50毫米,壁厚为4-8毫米,间距均匀,过渡平缓。
本发明的优点是:
本发明的一种铸态球墨铸铁井盖的加工方法,选择碳当量接近共晶点,防止缩松和裂纹,又能防止自由渗碳体的出现,有利于石墨球化。硅在球墨铸铁中能细化石墨,提高石墨球的圆整度,有利于形成铁素体,防止产生渗碳体。铁液于高温出炉,有利于脱硫、除气、净化铁液及强化孕育。使用涂料能改善摩擦条件,降低流动阻力。直浇道加浇口杯来以保证整个浇注系统有足够的静压力,防止产生冷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实施例一
一种铸态球墨铸铁井盖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是由下列步骤制成:
1)、造型选用紧实度为80的粘土砂,水基石墨涂料,浇注选用封闭式的浇注系统,直浇道:横浇道:内浇道比例为1.25:2:1,于直浇道设浇口杯,横浇道采用半圆环状,并设集渣包,内浇道四个并呈喇叭状垂直开设,于铁水最后充型部位留出气冒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大来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大来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7776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