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晶闸管模块组件在审
申请号: | 201810970676.1 | 申请日: | 2018-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039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4 |
发明(设计)人: | 于颖;许振富;朱家国;黄玉鑫;周思洋;王仲智 | 申请(专利权)人: | 齐齐哈尔齐力达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5/07 | 分类号: | H01L25/07;H01L23/367 |
代理公司: | 大庆知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3115 | 代理人: | 胡海山 |
地址: | 161005 黑龙江省齐***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阴极压块 导电块 下电极 绝缘胶体 下散热器 芯片 晶闸管电路 晶闸管模块 紧固螺栓 绝缘单元 绝缘壳体 绝缘陶瓷 绝缘套管 散热单元 绝缘件 晶闸管组件 上散热器 电极 套接 填充 隔离 | ||
一种晶闸管模块组件。能解决现有的晶闸管组件存在的问题。包括散热单元、晶闸管电路单元、绝缘单元,散热单元包括下散热器、上散热器、紧固螺栓;晶闸管电路单元包括下电极、第一芯片、第二阴极压块、第一阴极压块、第一导电块、第二芯片、第二导电块、上电极;绝缘单元包括绝缘胶体、绝缘壳体、绝缘陶瓷、绝缘套管、绝缘件,绝缘胶体包裹在自第一导电块及第二导电块中下部开始经过第一阴极压块、第二芯片、第一芯片、第二阴极压块、下电极至下散热器上,绝缘胶体横向外侧由绝缘壳体包裹,下电极与下散热器之间的缝隙由绝缘陶瓷填充,下电极的左侧通过绝缘件隔离,紧固螺栓外侧套接所述绝缘套管。结构简单新颖,操作及使用方便且实用性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功率半导体器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晶闸管模块组件。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煤矿用软起动器以平板型晶闸管组件作为功率元件;在该晶闸管组件内部,晶闸管芯片封装在管壳内,管壳的两端分别与散热器相连,散热器作为晶闸管的引出电极。由于散热器带电,不仅无法将三路晶闸管整合以便安装,而且还需增加绝缘支架,增大了设备体积;煤矿等特定工作环境要求设备壳体是防爆箱,这样,就会造成热量在设备的箱体内蓄积,热量根本无法散出,减少其使用寿命,增加了工作风险系数。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的晶闸管组件存在的问题,不能仅考虑绝缘问题,还要考虑晶闸管元件工作时散发的热量如何传导或部分传导至设备箱体之外,进而提供了一种晶闸管模块组件。为此,本发明提出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晶闸管模块组件,包括散热单元、晶闸管电路单元以及绝缘单元,所述散热单元包括下散热器、上散热器以及将下散热器与上散热器连接从而压紧其中间部件的紧固螺栓;所述晶闸管电路单元包括处于下散热器上方的下电极、连接在下电极上端的第一芯片和第二阴极压块、连接在第一芯片上的第一阴极压块、连接在第一阴极压块与上散热器之间的第一导电块、连接在第二阴极压块上的第二芯片、连接在第二芯片与上散热器之间的第二导电块,以及与上散热器电连接的上电极;所述绝缘单元包括绝缘胶体、绝缘壳体、绝缘陶瓷、绝缘套管、绝缘件,其中所述绝缘胶体包裹在自第一导电块及第二导电块中下部开始经过第一阴极压块、第二芯片、第一芯片、第二阴极压块、下电极至下散热器上端面,其绝缘胶体横向外侧由绝缘壳体包裹,下电极与下散热器之间的缝隙由绝缘陶瓷填充,所述下电极的左侧具有弯角露出部分通过绝缘件隔离,所述紧固螺栓外侧套接所述绝缘套管。
所述绝缘陶瓷采用氮化铝陶瓷制成。
所述第一导电块及第二导电块均为铜制的导电铜块。
所述下散热器采用铝板或铜板制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能够有效的实现和达到双面散热的绝缘结构的目的,此外还具有通过绝缘陶瓷片将晶闸管工作发热传导至下散热体,而下散热体与晶闸管的电极之间绝缘,所以,将下散热体贴紧防爆箱体内壁,可将部分热量通过箱体传导至外界,减少了防爆箱体内的热量蓄积,降低了设备运行的故障率等等多种效果;结构简单新颖,操作及使用方便且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下散热器,2-第一芯片,3-下电极,4-绝缘胶体,5-第二阴极压块,6-绝缘陶瓷,7-绝缘壳体,8-绝缘套管,9-绝缘件,10-紧固螺栓,11-上散热器,12-导电铜块,13-上电极,14-第一阴极压块,15-第二芯片,16-第二导电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下面结合图1对本发明作出进一步的说明:
本发明为解决现有的晶闸管组件存在的问题,不能仅考虑绝缘问题,还要考虑晶闸管元件工作时散发的热量如何传导或部分传导至设备箱体之外,进而提供了一种晶闸管模块组件。为此提出了如下的实施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齐齐哈尔齐力达电子有限公司,未经齐齐哈尔齐力达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7067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集成式多参量传感芯片、电路板和电子装置
- 下一篇: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