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区域集成化内装地板在审
申请号: | 201810953234.6 | 申请日: | 2018-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956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4 |
发明(设计)人: | 霍佳敏;王文平;周正宇;陆丽芬;张玉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D17/10 | 分类号: | B61D17/10 |
代理公司: | 南京同泽专利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45 | 代理人: | 蔡晶晶 |
地址: | 210031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支撑骨架 地板 区域集成 座椅安装 区域化 滑槽 内装 集成化设计 车辆地板 承载能力 地板背面 隔音垫板 集成方式 区域选择 铁路客车 阻尼减震 铝箔 隔音 隔热材 舒适性 转向架 隔热 垫板 动车 客室 整车 填充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区域集成化内装地板,具有支撑骨架、填充于支撑骨架间的隔热材和固定在支撑骨架上方的地板,在转向架区域,支撑骨架的底部设置有阻尼减震铝箔,地板背面贴有隔音垫板;在客室区域,地板与座椅安装滑槽固定,座椅安装滑槽位于支撑骨架上方并与之固定,支撑骨架下方为垫板。本发明为铁路客车、动车等车辆地板设计提出一个新的区域化集成化设计概念,将地板承载能力、隔音、隔热、寿命、舒适性等性能统筹考虑,针对整车不同区域选择不同的集成方式区域化设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轨道车辆内装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地板区域化集成结构的设计。
背景技术
现有客车和动车组车辆的内装地板均以散组装设计为主,即地板承载骨架、地板板材、隔热材、地板布等在不同的工位逐步安装,工序过多,费时费工。也曾试图采用模块化地板设计,将地板板材和承载骨架设计为模块单元后装车。此方法在一定程度上简化了地板组装工作,但集成化程度不高,结构单一,尚未推广。随着旅客对乘坐舒适性要求的不断提高,对车辆地板结构的承载能力、隔音性能、隔热性能、使用寿命以及舒适性等综合性指标要求越来越高。而散装地板和单一的模块化地板的设计方法难于满足地板结构设计的综合性能要求。而且,现有地板设计在技术革新方面明显不足,除去材料方面更换之外,设计可发挥的空间受限,车辆地板结构总成后总体性能无法提前测试,存在安装完成后性能不达标需拆换的风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主要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供一种区域集成化内装地板,针对不同区域进行不同结构的集成化设计。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区域集成化内装地板,具有支撑骨架、填充于支撑骨架间的隔热材和固定在支撑骨架上方的地板,其特征在于:在转向架区域,支撑骨架的底部设置有阻尼减震铝箔,所述地板背面贴有隔音垫板;在客室区域,地板与座椅安装滑槽固定,座椅安装滑槽位于支撑骨架上方并与之固定,支撑骨架下方为垫板。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轨道车辆,其特征在于:具有上述的区域集成化内装地板。
本发明为铁路客车、动车等车辆地板设计提出一个新的区域化集成化设计概念,将地板承载能力、隔音、隔热、寿命、舒适性等性能统筹考虑,针对整车不同区域选择不同的集成方式区域化设计。并将当今其他行业发明的新料将、新技术应用于地板设计,提高地板功能。在噪声大,振动频率高的转向架区域:选择集成隔音、减振效果优越的材料,利用隔音垫板和阻尼减振铝箔,来降低噪声和振动频率,提高该区域的舒适性;在易受潮的厕洗所区域,则可集成防腐地板,并对其进行隔水防潮保护,保护其寿命。在座椅客室区域:座椅安装滑槽与地板集成一体,提高安装效率,节省安装成本。区域集成化后的地板可做整体性能预先测试,可提前把控地板的各项性能,并对其进行性能优化。解决了散装地板的难以总体性能测试的问题,同时针对特殊区域可作特殊处理,提高整车舒适度。另外,集成化概念也为地板设计提供了一个新的设计思路,拓展设计眼界。例如地板集成电加热片后,可做成替换电热器的可加热地板;地板集成地板布后,实现真正意义的一步安装。
附图说明
图1是转向架区域的集成地板剖视图。
图2是客室区域集成地板俯视图。
图3是图2的A-A剖视图。
图4是图2的B-B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做解释说明。
本实施例区域集成化内装地板,分为三个区域:转向架区域、客室区域、通过台和厕洗所区域。
转向架区域集成地板如图1所示,具有支撑骨架2、填充于支撑骨架2间的隔热材4和固定在支撑骨架2上方的地板1,支撑骨架2的底部设置有阻尼减震铝箔7,地板1背面贴有隔音垫板3,隔热材4下方铺设有铝箔层6。达到隔热减震的目的。地板1、隔音垫板3和支撑框架2集成为一体。在转向架区域的地板选用隔音地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未经中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5323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车体及AS型地铁
- 下一篇:敞车下侧门密封结构及敞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