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强度镀覆钢板以及其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935037.1 | 申请日: | 2016-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669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5 |
发明(设计)人: | 二村裕一;池田宗朗;中屋道治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神户制钢所 |
主分类号: | C22C38/06 | 分类号: | C22C38/06;C22C38/04;C22C38/02;C21D8/02;C23C2/06;C23C2/4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吴克鹏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底钢板 氧化层 镀覆钢板 维氏硬度 软质层 合金化热浸镀锌钢板 合金化热浸镀锌 多边形铁素体 热浸镀锌钢板 残余奥氏体 热浸镀锌层 低温相变 金属组织 延迟断裂 镀覆层 加工性 扩孔性 弯曲性 延伸率 硬质层 氧化物 板厚 镀覆 自由 制造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镀覆性良好、延伸率、弯曲性及扩孔性的加工性和耐延迟断裂特性优异的抗拉强度为980MPa以上的热浸镀锌钢板及合金化热浸镀锌钢板。一种高强度镀覆钢板,在基底钢板的表面具有热浸镀锌层或合金化热浸镀锌层,自所述基底钢板与所述镀覆层之间的界面起,向基底钢板侧依次包含:内部氧化层,包含选自由Si和Mn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的氧化物;软质层,包含所述内部氧化层,并且,在将所述基底钢板的板厚设为t时,具有所述基底钢板的t/4部位的维氏硬度的90%以下的维氏硬度;以及硬质层,包含如下组织:相对于金属组织整体,包含20面积%至85面积%的低温相变生成相、超过10面积%且70面积%以下的多边形铁素体、5体积%以上的残余奥氏体,其中,所述软质层的平均深度D为20μm以上,所述内部氧化层的平均深度d为4μm以上且小于所述D,抗拉强度为980MPa以上。
本申请是申请号:201680005038.5,申请日:2016.01.05,发明名称:“高强度镀覆钢板以及其制造方法”的PCT/JP2016/050067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抗拉强度为980MPa以上、镀覆性良好、包含延伸率、弯曲性和扩孔性的加工性以及耐延迟断裂特性优异的高强度镀覆钢板,进一步涉及其制造方法。本发明的镀覆钢板包括热浸镀锌钢板及合金化热浸镀锌钢板双方。
背景技术
在汽车或运输机等领域中所通用的热浸镀锌钢板及合金化热浸镀锌钢板除了被要求高强度化以外,还被要求延伸率、弯曲性及扩孔性(与延伸凸缘性同义)的加工性优异,进一步被要求耐延迟断裂特性优异。
为了确保高强度化和加工性,有效的是在钢中较多地添加Si或Mn等强化元素。然而,Si和Mn是易氧化性元素,由于形成在表面的Si氧化物、Mn氧化物、具有Si和Mn的复合氧化物的复合氧化膜等,热浸镀锌的润湿性明显变差,发生未镀覆等问题。对此,针对含有较多Si或Mn的镀覆钢板,提出了各种在不发生未镀覆的情况下提高加工性等的技术。
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抗拉强度为590MPa以上且弯曲性及加工部的耐蚀性优异的热浸镀锌钢板。详细而言,在专利文献1中,为了能够抑制自钢板与镀覆层之间的界面起形成在钢板侧的内部氧化层所引起的挠裂(flex crack)的产生和镀膜的损伤,将脱碳层的成长设为显著快于内部氧化层的成长。另外,还公开了以使在铁素体区域中因脱碳而形成的内部氧化层的厚度变薄的方式加以控制的表面附近组织。
此外,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疲劳耐久性、耐氢脆性(与耐延迟断裂特性同义)、弯曲性优异的抗拉强度为770MPa以上的热浸镀锌钢板。详细而言,在专利文献2中,钢板部包括:与镀覆层的界面直接接触的软质层;以及以铁素体作为面积率最大的组织的软质层。另外,还公开了满足d/4≤D≤2d的热浸镀锌钢板,其中,D是所述软质层的厚度,d是存在于钢板表层部并含有Si和Mn中1种以上的氧化物从镀覆层/基底钢的界面算起的深度。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11-231367号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公报第4943558号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如上所述,至今为止已提出了各种使含有较多Si及Mn的镀覆钢板的加工性等提高的技术。然而,期望提供一种全部兼具该镀覆钢板被要求的各种特性、即:980MPa以上的高强度、镀覆性良好、延伸率、弯曲性和扩孔性的加工性优异、耐延迟断裂特性优异的技术。
本发明鉴于上述情况而作出,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镀覆性良好、延伸率、弯曲性和扩孔性的加工性、以及耐延迟断裂特性优异的抗拉强度为980MPa以上的热浸镀锌钢板及合金化热浸镀锌钢板。而且,本发明的其它目的在于提供所述热浸镀锌钢板及合金化热浸镀锌钢板的制造方法。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神户制钢所,未经株式会社神户制钢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3503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