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SSR荧光测序技术鉴定酒花纯度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931030.2 | 申请日: | 2018-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7756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4 |
发明(设计)人: | 尹花;董建军;余俊红;张志军;岳杰;陈嵘;贺扬;刘明丽;张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Q1/6895 | 分类号: | C12Q1/6895 |
代理公司: | 青岛清泰联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56 | 代理人: | 李祺;张洁 |
地址: | 266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ssr 荧光 技术 鉴定 酒花 纯度 方法 | ||
本发明提出一种利用SSR荧光测序技术鉴定酒花纯度的方法,属于生物技术领域,能够有效实现酒花混合物中青岛大花和麒麟丰绿的品种区分和纯度鉴定。该技术方案包括人工制备不同质量比例酒花样品,提取DNA;选择两个品种间的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扩增和毛细管电泳分析;以酒花混合比例为横坐标,以酒花品种特异性片段峰面积的比值为纵坐标得到线性回归方程;利用线性回归方程进行酒花样品纯度计算等步骤。本发明能够应用于酒花混合物中青岛大花和麒麟丰绿的品种区分和纯度鉴定,最终实现青岛大花的纯度鉴定,在源头上保证集采酒花品种的真实性,从而为规避青岛大花中掺入麒麟丰绿提供可靠的鉴定手段。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利用SSR荧光测序技术鉴定酒花纯度的方法。
背景技术
酒花是啤酒的重要原料之一,赋予啤酒特有的苦味和香味,对啤酒的风味、风格,以及啤酒的生物稳定性和非生物稳定性都有着重要影响。传统的酒花品质分析主要是α-酸、β-酸含量结合感官品评,通过这些指标进行酒花质量的品质控制。国内在酒花品种鉴定上一直停留在感官判定和理化分析阶段,但常规指标又无法反映酒花品种及其纯度的变化。多年来酒花纯度鉴定一直处于质量控制的盲点,是酒花品质控制中亟待解决的课题,特别是青岛大花与麒麟丰绿的品种区分,一直是啤酒行业内高度关注的焦点。
酒花颗粒是酒花经干燥、粉碎后制得的混合物,是目前啤酒行业最常用的酒花产品。酒花加工过程中如果用廉价低品质酒花冒充高价酒花,或者在青岛大花中掺入a-酸含量较高的酒花品种来满足啤酒厂的采购标准,不仅给啤酒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还会直接影响啤酒的苦味特性和风味特征。
青岛大花在我国的种植始于1950年,主要在新疆、甘肃等地种植,目前仍是国内主要的苦花品种。麒麟丰绿1982年从日本引进后开始在新疆、甘肃等地种植,抗霜霉病,成熟期比青岛大花提前10天左右,单株座果率和产量均显著优于青岛大花,α-酸高于青岛大花,但贮存中α-酸下降很快,容易产生腐臭味,影响啤酒口味,导致麒麟丰绿的用量越来越少。酒花加工过程中,如果在青岛大花中混入麒麟丰绿可以显著提高α-酸含量,更易满足啤酒企业的采购标准。由于缺乏有效的监控手段,通过常规指标无法识别青岛大花中是否含有麒麟丰绿。对啤酒企业而言,青岛大花中混入麒麟丰绿不仅给采购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直接影响啤酒的风味特征和啤酒口味的一致性,最终影响消费者对啤酒的满意度和认可度。
现有的研究表明,通过微卫星位点组合可以实现青岛大花与麒麟丰绿的品种区分,在酒花球果和酒花颗粒的检测中可以识别出青岛大花和麒麟丰绿的特征峰,但是并无法确定麒麟丰绿混入的具体比例。如果对两种酒花进行不同比例的混合,通过酒花品种鉴定或许可以推断酒花的品种,但无法判定混合酒花品种的组成比例。为保证集采酒花品质的一致性,必须对青岛大花中混入麒麟丰绿进行纯度鉴定,在源头上保证集采酒花品种的真实性,从而为规避青岛大花中掺入麒麟丰绿提供可靠的鉴定手段。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一种利用SSR荧光测序技术鉴定酒花纯度的方法,该方法能够有效实现酒花混合物中青岛大花和麒麟丰绿的品种区分和纯度鉴定。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SSR荧光测序技术鉴定酒花纯度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提取青岛大花和麒麟丰绿以不同比例制备得到的酒花样品混合物的DNA;
(2)选取4对SSR引物进行酒花品种鉴定,对提取样品DNA进行PCR扩增,所述4对引物中的正向引物5'端均用Alexa Fluor 750荧光染料进行标记;
所述4对SSR引物序列如下:
(3)毛细管电泳荧光检测;
(4)数据分析和标准曲线构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3103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